向死而生的境界〈配乐哲理杂文诵读〉

向死而生的境界〈配乐哲理杂文诵读〉

2017-06-29    09'20''

主播: 幽默奇趣❤瑜伽大师傅

176 6

介绍:
向死而生的境界 作者|逻辑思维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带着末日心态去生活。就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讲的,叫作向死而生。亡是一种状态,而我们活着就是去死,不断地逼近那个亡的状态。 我们假设,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无远弗届的,可以永远活下去。那你想你这辈子一定会极其糟糕。因为你什么时候努力都可以。 而我们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有的时候忘了人是要死的。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撒谎,就是因为我现在搞点小伎俩骗骗人,我现在获得点利益,我为了将来,我可以做好人。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不今天晚上回家陪父母吃一顿饭,因为我们觉得我现在在挣钱,我忙啊,等我挣完钱之后,我有机会再来孝敬父母。 但是你有没有想到,生命是何等脆弱。人如蝼蚁,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的呀。也就是说,你晚上脱下鞋上炕,第二天能不能再穿上你是不知道的啊。死亡往往是一个突然降临的状态。 所以,其实心中永远保有这样一个“死”字,对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你绝对不会作恶,你绝对会把当下该干的事情立即都干掉。每天晚上上床之前你想想看,如果今天夜里我要醒不过来,我有没有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还有惭愧之处?这就是向死而生的境界。 其实人都是这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据说,慈禧最后一道遗诏说以后大清国女主不许干政。你看她是知道的呀,但是只要她不到死那一刻,她就不把这句话吐出来。 还有一些人在临死的时候,他会有好的人性展观。比如说著名的路易十六,就是那个被“咔嚓”一刀拿掉脑袋的法国国王。临死前的最后几秒钟,他回头看了看刽子手,问了一个问题:我们法国人那个拉彼鲁兹探险队回来没有,有没有消息?当时这个探险队在太平洋上已经失踪了很多年了。现在日本北边那个宗谷海峡也叫拉彼鲁兹海峡,就是以他命名的。 所以你看,一个国王在他临死的时候,他不是说反对革命还是支持革命,不是给王朝留点话。他关心的仍是法国民族的一个伟大的探险队的去处和消息。这是真正的人性的展露。 最让我觉得震撼的是纳粹的空军司令戈林,大胖子,比我还胖。这个人怎么说呢?他这一生几乎就找不出一点好。戈林酷爱搜集艺术品,他是欧洲艺术界的一个大劫难。这个人还非常残暴,屠杀犹太人他也有份。 他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就是1946年的10月,此时盟军法庭已经判了他死刑,他一直跟盟军法庭博弈一件事:他说能不能枪毙我,不要把我绞死。 因为在欧洲人的观念当中,砍头、绞死和枪毙,这是完全不同的死法。绞死给谁预备的?江洋大盗,最底层的老百姓。砍头是最高贵的死法,你看查理一世、路易十六都是“咔嚓”一刀。至于枪毙呢?那是军人应该享受的死法。 所以戈林说我怎么能跟江洋大盗搞到一起去呢?好歹搞个枪毙嘛。博弈半天,法庭最后没同意,说你就得绞死。戈林很沮丧,回到监牢里之后,就拿出自己藏着的一颗氰化钾胶囊吃了死了。 但是有意思的是,也是我今天特别想强调的是,他临死的时候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既不是给孩子的,说我哪藏着金子。也不是什么给纳粹的继承遗志者的一封什么公开信,而是写给监狱长的。 信中他详细交代了这个氰化钾胶囊的来历。他说,我一共带了三颗,第一颗放到衣服口袋里,故意让你们发现。第二颗呢,我搁在帽沿里面,所以检查的时候你们没发现。第三颗我是搁在手提箱的那个雪花膏的瓶子里,你们到现在也没发现。 信的最后他写了一句话,他说:监狱长,我这种藏法,你们的检查人员是不可能查得出来的,请你不要怪罪他。 所以你看,在历史上留给我们一个如此不堪的肮脏背景的人物,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暴露出来的是慈悲心肠。知道了这个故事你会怎么看戈林? 人带着着末日心态去活,和心中没有末日去活,这会活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那些大家们关于生死的思考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罗曼罗兰 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约·德莱顿 害怕死亡得人,正是由于死亡在他们想象中死亡是空虚和黑暗,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真正的生命。——托尔斯泰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健康无价;一切事物都是有它的理由;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经得住诱惑;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李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