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的商业智慧

一毛钱的商业智慧

2016-02-13    09'59''

主播: 心灵之岸

1331 50

介绍:
一毛钱的商业智慧 智慧这么一个高级的词汇,今天用在这里,却感觉挺俗。真正的智慧只是最朴实,最简单,最应该的行为。一毛钱的商业智慧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行为也许只是店老板内心良知告诉的自然行为。不贪不骗就是慈悲,诚信利他就是智慧。 文/博仁 我所在的小区门口路两边有很多商铺,有蛋糕店、超市、水果店、饭店、服装店等等。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有几天开车经过时总是看到好多人在一家新开的店门前排很长的队,不知道是卖什么的,但却引起我的好奇心。心想这是一家什么店,这么火,到底是干什么的?后来家里人告诉我是刚开的一家煎包店。此时更加好奇,好奇的是今天是一个物质大丰富的时代,你有的别人也一定有,一家卖煎包的凭什么每天让那么多人排队。我倒要看看这里面有什么蹊跷。 一天中午,我第一次,也是特意来到这家店买煎包,排队人的很多,我在排队的时候认真观察了一下这家店,店面不大,前面是店后面就是厨房,几个像家里阿姨一样的人在那里手工包着包子,店门口的墙上贴满了各种牌子,基本上是说明煎包所用的肉、油、面等都是有质量保证的。就在这时候我发现在店门口贴着一张打印的A4纸大小的告示:很简单几句话:由于近日蔬菜价格降低,本店煎包由原来1元1个,价格下调0.1元,每个煎包0.9元。看到这张小小的告示瞬间让我对这家煎包店肃然起敬。可能很多人想不就1毛钱吗,我们就从这个1毛钱的降价告示说一说我的看法 第一做生意要诚信,不能欺骗  也许很多人知道的诚信,是一个社会道德,一个概念,应该这样;知道的诚信是对别人要诚信,因为不诚信,从社会角度看就不是一个好人,不诚信别人就不信任我。所以诚信很多时候成为一个面具、成为口号、或者只是不敢不诚信。这就像腐败一样,大家都知道不好,但却屡禁不止,国家打的严,贪官们就不敢。所以有时候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由此反而出现了更多造假,甚至潜规则。最重要的是怎样从概念转变到发自内心的认知,从不敢到不想。这就需要真正看到诚信 是给自己,诚信才是最有价值的品牌,与道德无关,与别人无关,当我很清楚知道诚信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大过一切利益,更重要的是这是离良知最近的素质。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任何私利和诚信摆在一起我都选择诚信,因为不诚信看似有时获得了一些利益但终将逝去,并付出更大的代价。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货悖而入,亦悖而出。这份降价一毛钱的公告就是最好的印证,它让我看到老板的诚信 不仅是对别人的,更是对自己的,也是高于私利的,它引发了我内心良知的共鸣,佩服。     第二做生意 要利他,不贪婪。   虽说不赚钱的企业就是犯罪,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管是什么,一贪便完。有人问我做生意就是要赚钱,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何平衡呢?怎么就叫不贪呢?降价1毛钱的公告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做生意是要赚钱,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我是实现经营目标,还是满足自己的贪心和私欲!也许有些人会说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今天社会没有一个是傻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正所谓:为私而行不得之,整天凄凄抱怨生。无私而行成其私,内心坦荡力量生。   有多少企业在贪婪的心态下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消亡;日本稻盛和夫创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其企业的利润率50年保持在15%左右,资本收益率位居全球前列。我想这家煎包连锁店每个煎包的成本和利润在开业之初就有一个相对的固定值,当销量保持稳定,菜价降低,老板就会多赚钱,而老板选择了不多赚这1毛钱,让利给消费者,此时还是和平常一样的利润率,而由于价格降低,销量增加,本身还是多赚了,但这个多赚就是赚的良心钱,付出劳动多,收获多,理所当然,坦坦荡荡。更重要的是老板把自己可以多赚的那1毛钱让利给消费者。这种保持利润率,实现经营目标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又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也解除了客户砍价的交易成本。所以保持合理的利润,主动把多余利益让给消费者,赚钱也赚的坦荡。 最后要说一句,罗锅煎包本身很好吃,优质的产品是基础! 以上观点可能在不同的行业不一定完全适合,但不管做什么送给大家一句话 不贪不骗就是慈悲,诚信利他就是智慧。 自省、利他、致良知,创造积极商业生态圈 欢迎转载  感恩传播 沟通私信borenljb 个人公众号:李建波;平台微信号:儒商行)  
上一期: 【目标必达】微课堂
下一期: 让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