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_03北山经_3下

山海经_03北山经_3下

2018-01-22    06'14''

主播: 姜致远2009

10 0

介绍: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浊漳之水。   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   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药、芎藭。洧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鳠、黾。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金玉。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石。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泽。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东】,其鸣自詨。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姜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驼,其鸟多鹠。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其鸣自詨。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基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䬅。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壁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