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青春
作者:泰戈尔
翻译:白开元
(啊
再见,美丽的青春之舟,
从此重荷由中年背-负。
棹zhao\桨驰过了几多码头,
穿过了几多缤纷的梦幻——
温暖的南风一年年
吹送你活跃的篷帆。
惊涛骇浪颠簸你,
阴险的潜/流冲击你,
圆月照拂的大海上
疯狂的浪潮戏弄你。
此刻,浓重的黑云
笼罩对岸 迷蒙的天空,
七月江水暴涨,
不见了沙渚zhu3、陡堤的踪影。
复杂的人生游戏,
一项一项终结,
伫立在四十岁的码头上,
哦,青春之舟,别了。
哦,青春之舟,
容我装上韵\秀年华 最后的赞歌几首。
往昔的幽泣、朗笑,
狡狯kuai\、真实、虚假……
请悉-数载\走,
一件也别剩下。
切莫下锚淹留,
切莫回首 东张西望,
切莫在渡口四周
转来悠去,犹豫徬徨。
潮水已开始退落,
扯起千疮百孔的风帆
飘向梦境般的
血\红的夕阳 坠落的西山。
多年承载\的沉重负担
最终卸在 金色云霞的海港,
那是你万古长眠的
理想的 地方。
作者: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7岁赴英国留学,19岁回印度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13年,52岁的泰戈尔以诗集《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泰戈尔的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一代文豪,他的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