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民族强大文化基因的密码 文 王迎萱》》

犹太人民族强大文化基因的密码 文 王迎萱》》

2020-05-23    13'22''

主播: 诗恋🌀咏青/京鸽

70 1

介绍:
犹太民族强大文化基因的密码 ——《犹太人简史》读后 王迎萱 一个民族的肇始,没有肥沃广袤的土地,没有优越的气候,只有贫瘠的土地、干旱多灾的气候。是信仰充盈了他们的心灵,是磨难给了他们智慧,是宗教崇拜让他们不可战胜。 全球1400万人口的犹太民族,为世界贡献了22%的诺贝尔奖人数,一大批社会思想先知、科学巨匠从这里诞生。犹太人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社会学和民族文化学的“最大谜团之一”。 公元前经历三次大灭国,公元后经历1800年大散居,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汇处的故国,成为被揉搓、被掠夺的对象:从巴比伦之囚,到塞琉古灭教危机、两次犹太战争后的大流散,虽有亚历山大东征后短暂温情的希腊化,大部分犹太民族史是在流徙、战乱中。 流离失所,是宗教信仰和对弥赛亚的呼唤,使他们的信念、文化、道德和习俗得以完整保存,保持了“充沛的民族生命力和完善的民族智慧发展趋势”。 在莎翁《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成为被挖苦、讽刺、挞伐的对象,成为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代名词。受法庭歧视的裁决,是犹太人在黑暗中世纪被堵截被限制的一个缩影。 “任何依据法律被迫住在有围墙隔离的老工厂或贫民窟内的,日落后都会被锁起来,并由基督徒看守。”(李杰:《犹太人简史》)白天,任何离开贫民窟的犹太人都必须戴着一顶红帽子,表示他们是“犹太人”而成为被重点关照的对象。 暴政和压制使他们反省。一个民族承平时日久了,就会在歌舞升平中春风醉人,埋下沉沦和堕落的隐患;而一个颠沛流离、前途命运扑朔迷离的民族,在生存与灭亡中反而能够磨砺个性、警钟长鸣,时刻检点自己、提升自己,用知识的滋养、技术和智慧的力量使自己强大。而民族性和宗教性的结合,使犹太民族的精神密码得以代代沿袭,缔造了民族性格,沿袭和保留了不进则亡的危机感和在夹缝里思考生存的技能和方法。 在被隔离、被驱逐、被流散、被压制的过程中,犹太人坚持了宗教教义的学习、解读和研究。为传播教义的需要,他们招收儿童,办班讲学。公元前75年,颁布了教育法令,在犹太社区通过什一税设立公共教育专项费用,成为保持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最佳方式之一。 从《希伯来圣经》到《密西拿》,从《革马拉》到《塔木德》,对宗教教义的研读和丰富,使被驱逐和流放的犹太人保持了民族和宗教特性,成为他们的信仰支柱和宗教生活的大百科全书,成为他们的“精神探照灯和智慧发动机”。 在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后,犹太人便开始了两条逃亡路线的大流散历史。 在2000多年的流散中,约哈兰和以迦玛列和他们的门生,将著名的贾布奈学院迁到这里,重新成立犹太教公会,形成新的宗教研究。他们将犹太人诵读多年的《希伯来圣经》进行了严格审定,让流散各地的犹太人拥有了坚定不移的信仰中心。为了使流散中的犹太人成为一个整体,犹太知识分子创建了犹太历法,让统一的宗教日程成为民族连接的纽带;公元90年,他们重新颁布了教育立法,重申了每个犹太社区公益办学的规定,更是将全体犹太教后代均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不但及时地保持和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同时也将毁灭转化为重生,使犹太教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具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以“拉比”为中心的犹太教,在犹太人悲苦的流散时代发展起来,成为最适合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宗教形式。 罗马帝国政府以色列后,在逃亡和流离失所中,犹太人首先到了欧洲,受到罗马帝国严厉的歧视政策。禁止犹太人拥有耕地和庄园,禁止犹太人从事令人尊重的农业和其他重要职业,不允许犹太人从政和参军,也不能拥有奴隶,明令禁止犹太人男子与***徒成婚,禁止犹太人担任公职。但是,逆境是通向圣殿的捷径。罗马当局每一条歧视政策几乎都成为了犹太民族崛起的最大推动力。种族歧视和迫害政策使犹太人不得不聚集在各个城市的边缘地区,不但使逃亡的成本最低,而且可以相互慰藉和帮助,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都能显示出民族团结所体现的集体力量。由于集中居住,能方便地修建犹太教公会堂和社区学校,在精神世界里过上一种表面上与原来家乡相似的宗教生活。 这个种族歧视政策产生的第二个直接后果是,无意中对社会产业和社会分工作出了一次新的划分。那些将犹太人排除在传统职业和产业之外的法规,反倒将流传中的犹太人驱赶到新兴行业的未来曙光之中,被动地进入了高智商的贸易与金融产业。 政治歧视使流散中的犹太人充满了危机感,时刻处于居安思危的心理状态。代代“以赛亚”对教义的丰富、完善、研究和解读,使犹太思想文化的灵感之泉得到延续,无论宗教还是世俗生活,都能在精神之光的照耀下,逐步融入开化的欧洲中世纪之中,在苦难的锤炼中更加强大和坚定。 出生在公元前30年的犹太哲学家和政治家斐洛,将犹太宗教与希腊哲学结合起来,建立了独特的神学哲学体系,成为将两希文明融为一体的伟大尝试,为以后基督教的在西方的传播打通了思想障碍;担任巴比伦苏拉学院院长的萨迪亚,强调希伯来圣经与希腊哲学、阿拉伯科学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以理性主义重新将犹太教思想系统化,并使之与世界思想精华和谐统一;在伊比利亚半岛,许多巴比伦的犹太学者聚集到了西班牙,科尔多瓦的犹太学院也兴盛繁荣起来,在这里许多被后人称为杰出学者的犹太作家,以清新感人的笔调写出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和颇有洞见的学术论文,使犹太教理性主义散发出了别样的光辉。此外,斯宾诺莎特殊经历和严密推论的哲学和神学理论,在犹太教历史和以色列民族史上留下了别样的痕迹,为世界思想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作者为山东济南市莱芜凤城高级中学高三学生,这是该生寒假思政课研学阅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