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作者/王文学 悦读/咏青

重生 作者/王文学 悦读/咏青

2023-01-19    17'33''

主播: 诗恋🌀咏青/京鸽

35 1

介绍:
重生 作者/王文学 我没有想到,我这个铁汉(同事曾这么称呼我)会有病,更没有想到我会患上癌症。 一、确诊 2022年9月10日,一直在上班的我,感觉到近期胃酸、偶尔进食哽噎。10月2日,经涿州中医医院胃镜检查,我的病历上居然写着:贲门、胃癌。 看到诊断后,我心里一惊,而且心里有点恐惧。 “你看到病历上的内容了吗?”大夫坐在诊室的电脑前,看着对面的我问道。我告诉大夫,“我看到了”。 我好像在漆黑的夜里,做了一个恶梦,我不敢相信这些是真的。 为了生存,平时吃饭狼吞虎咽,吃下铁绽都能消化的贲门、胃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和我开了个玩笑,然而这个玩笑确实是真的。 随后,大夫暗示我,让我在诊室外等候。我领会了大夫的暗示,走出诊室。大夫单独和妻子不知道说了什么。 我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盯着大夫房间的门。不一会妻子从诊室出来了。“文学,咱们回家吧”,妻子走到我面前轻声说。 10月2日,国庆假期期间,人们都在家躲着新冠病毒,唯有我和妻子各戴口罩,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无法看到妻子的面部表情,妻子和我一样,也无法看到我的面部表情。 看妻子的眼神,充满了忧伤。 灰蒙蒙的天,在大风中,我们像两只离群的大雁,感觉到那么惨淡和凄凉。 走在回家的路上,《人生路》的歌声,不由自主的又在我心里回荡。 我迈着沉重脚步,和妻子一同向三五四三小区、向我们的家慢慢走去。 “大夫说,看你精神状态那么好,多亏检查的早,应尽早抓紧时间做手术及治疗。”此刻我的面部也许苍白而且涩青。“我没事,我哪里有病。”我倔犟的回应到。 “你要强了一辈子,看你还逞强吗?”“我没事,我哪里像有病的样子。”我继续倔犟的回应。 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很震惊,难以接受这个诊断。心想,我怎么会得这种病。 而后,我们沉默不语,往日国庆假期红红火火的景象没了。我们经过了即熟悉又陌生的华阳路、政法街;经过了曾经热闹现在却冷冷清清的槐林菜市场;来到小区,看花园内、路旁曾经那么多熟悉的面孔,现在却空无一人。我扶着楼梯爬上四楼,回到了我们舒心的小屋。 寂静的夜,妻子在小屋一间卧室里,不知道和谁在电话里唠叨着,听妻子说话的声音,又是那么的低沉。 隔着房间,我躺在小屋的另一间卧室的床上。我借助窗户上那灰暗色,看卧室里墙上的挂件、卧室里的衣柜、卧室的门等等,然而却怎么也看不清那熟悉的一切。 我闭上眼,黑暗中静静回忆近期身体曾发生的一些明显变化。 2019年正月初一(当时疫情刚开始),我从金山岭长城急速返回涿州。现在想起来,从那时开始,感觉到身体发生了变化。 感觉到有时候四肢无力、浑身没劲、无精神。 感觉到,体重突然间减轻,体重始终保持在130斤左右的我,突然消瘦了,腿、胳膊上***的肌肉没有了,曾测量体重为110斤。 我身上的肌肉哪里去了?我曾经问过自己。 曾感觉到有时候四肢无力,浑身乏力无精神,四肢像面条一样,两条胳膊抬不起来,两条腿走路脚下无跟,行走困难。 为什么爬楼梯那么费劲?以前一步跨两个台阶的劲头那里去了?我问我自己。 记得:用腋窝测体温,体温表掉在地上,用手去捡摔碎的体温表,我躺在地板上,收拾掉在地板上的多个小水银珠,水银珠滚来滚去,无法捡起,和我捉起了迷藏,我体会到了我的无奈,我体会到了“生不如死”话语的感觉。 就这样,我熬过了一天又一天,熬过了一月又一月,不知不觉熬过了三年。 等我睁开眼,小屋窗户上已有了微微亮光。朦胧中,我才知道胃、贲门悄悄在这几年里发生了变化。 二、进京 “爸,我已经给你联系好了医院,你准备一下,我开车去涿州接你。”10月3号,我接到了女儿的电话。“疫情期间,不让进京。”我回答。“做手术的事我联系好了,进京的事我全考虑到了,你放心吧,从现在开始你听我话就行。”“好的,我听话。”我和女儿对答。 事后,我才知道,妻子10月2号在电话里,已经把我的详细情况告诉了女儿。 我没有想到,女儿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联系好了看病的一切事宜。后来才知道,妻子告诉女儿,要与癌细胞抢时间。 10月3日,女儿带我,经过范阳路,由107国道,在琉璃河检查站(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办完相关严格而且复杂的防疫进京手续之后,经京港澳高速路,过杜家坎,我来到了北京。 我知道女儿正处在人生的爬坡阶段,我也知道了一个女儿对父亲的爱,但是我不知道女儿为我所付出的点点滴滴…… 三、手术 10月4日,女儿带我来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经过几天忙碌的检查,再次确诊:我患有胃食管结合部癌,我于10月14日住进了医院。 不过这一次的确诊,我没有了恐惧感。住院以后才知道,我是无数患者中的一员;住院以后才知道,癌症没有那么可怕。 在做了各种手术准备后,10月17日早8点,我躺在手术推车上,护工和医务人员,推送我去手术室,在手术室门口,我看到了在这里等候我的独生女儿,寒冬,也不知道她几点钟就来到这里。“爸,我在这里等你”,女儿靠近我说的一句话,使我眼泪流进了心里,也使我眼泪夺眶而出。“你放心吧,爸没事。”随后,医护人员把我推进了手术室。 “你叫什么?”“我叫王文学”,“你知道谁给你做手术吗?”“我知道,是李院长,望转达我对李院长的感谢,转达我对医治我的大夫及所有医护人员的感谢。”话语落后,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我有了知觉,已经躺在病房的床上,手机上的时间显示10月17日下午l3点。这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我全然不知,我不知道大夫是怎样的辛苦,我不知道手术室外独生女和亲人那焦急的心情。 醒来之后,我看到了劳累辛苦的护工,我看到了我身上多了胃管、溢流管、导尿管等,我接到了女儿打来的电话“爸,你醒了?”“王蔷:我醒了。”“你听大夫的话,我回去了。”“好的,我听话,你回去吧,路上慢点。”我又听到了女儿的声音;从床上起来,我又看到了室外不远的中央电视塔;我又看到了这个世界。 女儿是独生子,那时,国家政策,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忽然想起女儿小时候对我说的一句话:“爸,以后你把我当男孩用吧”。 四、出院 术后,我没有任何疼痛感,经过几天输液及医治,使我身体很快得到了恢复,使我获得了重生。听完主治大夫的医嘱,女儿为我办完了出院手续,我告别了护工(见照片);告别了大夫,并以躹躬的礼节告别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于10月27曰出院。 随后,又回到了涿州,回到了我那温馨的小屋。 在推开阳台窗户的刹那间,我又想起了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已经去世了多年的父亲。 我得到了重生,得益于伟大祖国母亲的强大,得益于大夫高超的医治技术和医德,得益于我的妻子及女儿,得益于亲人及朋友的关怀。 之后,我走上了化疗、抗癌之路…… 2022年腊月26日写于河北涿州 这篇文章对我来说,是我生命过程中的一个记载;这篇文章或许对读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