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 文/碑林路人  悦读/孤鹰

栀子花开 文/碑林路人 悦读/孤鹰

2024-11-05    09'47''

主播: 诗恋🌀咏青/京鸽

22 0

介绍:
栀子花开 从小就喜欢白色的花。 在我的意识里,那些白色的花,好似远离了尘嚣俗世,孤傲而优雅的女子,清新淡然,遗世独立。在那白衣素裙的后面,一定是一种让人柔肠寸断,缱绻难忘的清香。 栀子花很美,是白色的,花的叶子很茂盛,一朵朵小小的花儿点缀在墨绿色的叶片中,像是散落在阳光下的珍珠。它们静静地绽放着,既不张扬,也不刻意,好似含羞的少女轻启朱唇,俏立无语。 栀子花很香,香气中有一种让人难以割舍的自然清新的味道,浓而不烈,清而不淡。 初见栀子花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候北方还很少见到这种花。父亲从南方出差回来带了一盆,放在家里的窗台上。父亲说栀子花很娇气,比其他的花难养,但它开花时却很香,把刚刚开放的花朵放在衣服的口袋里,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香气。 于是,少年的我便常常坐在窗前,看那盆栀子花什么时候开放。 大约在夏天到来的时候,栀子花开始出现小小的花苞,那些花苞裹在绿色的花萼里,淡淡的,嫩嫩的,煞是惹人心恋。那些花苞成熟了以后,会在某一天,突然一朵朵的相继盛开。风从窗外吹来,满屋子便是挥之不去的香气。 父亲很精心地侍弄着那盆栀子花,可是后来它依旧在冬天来了的时候,渐渐枯萎死去。父亲说北方的气候不适应南方这些娇嫩的花。于是,我喜爱的这些栀子花,就只在我的记忆里淡淡地开了一季。 有一天,从同学那里看见一本席慕蓉的诗集,名字叫《七里香》。里面有一首诗这样写着:“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 突然就爱极了席慕荐的诗,我问同学借来那本书,用了两天的时间,把整个一本诗集抄在厚厚的日记本上,并用钢笔画下了里面所有的插图。 喜欢席慕蓉这个像诗一样的女子,也是因为最初的这首《栀子花》。那时候曾想过,那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是诗人笔下的浪漫想象,还是我真的没有见过那样的场景?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能和一个相爱的人走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那么是不是也会有了一个无怨的青春。 有一年,和母亲一起去重庆,在朝天门码头的路边,看见有很多卖栀子花的老婆婆。她们身边的竹篮里放着一束束新采下来的栀子花。那些花儿用土蓝色的花布盖着,走到跟前,老婆婆掀开花布的一角,满面的清香扑鼻而来。那一朵朵娇嫩的花儿,在绿色的花托里微微地绽放着,像是洁白的精灵,像是带露的玉簪,让人心疼,让人爱怜。 一些年轻的女子,很随意地在篮子里挑上几朵,别在发间,翩然而去,婷婷袅袅的身影里便摇曳出一路郁郁的花香。那时候,我就想,江南的女子,是不是因了这些美丽的花,而多了几许妖娆,几许妩媚。 后来,我又去了广西的北海。我突然就发现那里的街道旁,竟然一片片地种满了栀子花。花开的时候,满街的花香毫无顾忌地随风飘散,幽香四溢。那些花的枝叶和花朵,比北方花盆里的都要大许多。像是一簇簇北方的冬青树一样,平平常常的长在干净的马路边。也许是南国的土地给了它们更适宜生长的湿度和温度,那些花变得不再娇气,它们很随意地开着,毫不张扬地蔓延着一种清香而雅致的风情。 爱上北海这个城市,就是因为开在路边的那些栀子花。总喜欢和朋友们说,等我老的时候,一定要住在一个有栀子花开的城市。在开满栀子花的山坡上漫步,也许就是我生命中最期待的,婉约的浪漫。 常常喜欢坐在窗前看书,每每有阳光照进来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的那盆栀子花。于是脑海里便有了淡淡的清香的感觉,和一些温馨的回忆。 年轻时对一朵花的记忆,对一个人的微笑,对一场美丽的邂逅,有时竟会在有意无意中温暖你的一生。 我怀念少年时,轻轻地开放在我记忆里的那些栀子花。 碑林/2007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