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是一种最廉价的自我投资方式》林清寻
前几天,一位同学,看见我在读汪曾祺的书《生活,是很好玩的》,他疑惑地说:“读这种书有用吗?”我笑着说:“没用,但是我喜欢啊!要不你也看看?”
是啊,现在,我们读书、写作,做任何事都要事先问一句:有何用处?简言之:无利不相往来。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时代,娱乐信息、广告信息等无孔不入,我们往往做一件事,是希望在短期内看到回报的,而不是花了时间和金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么谁还会浪费时间去读经典,花钱买经典作品呢?在这个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去看别人咀嚼经典书后的知识信息,其实,说实话,一本书的价格比那些知识服务价格更便宜,可是,谁会去买书呢?
其实,我不仅读了汪曾祺的一些书,还读了一些外国文学,如《瓦尔登湖》《简爱》等。我没敢告诉那位同学,因为我们的价值理念不同。
若非要从功利角度说,从长远来看,读经典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气质,毫无疑问是最廉价的改变人生的方式,也是一种诗意的自我投资。
1.阅读经典,可以为我们提供巨大的素材库
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这是常识,我想大家都知道,一些碎片化的文章可提取的知识点有限,而每读一次经典作品,自己便会有一些新的感悟,能从中反复提取新材料。
往往,我们读篇小文章都是抱着消遣的态度去读的,看到别人的好句子,就摘抄,看到干货,就收藏,结果了,还不是做个形式,安慰自己:我读过这篇文章了。
可是我们并没有经过大脑细细思考,也没有通过实践论证别人说的是对是错,是否适合自己?自己又是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去写作,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
写只是一种形式,只有思考才是王道,而读经典作品是很费脑力的,我们需要对一句话、一个描写,反复揣测,琢磨,并写出自己的思考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读的书都是经典作品,而且每读一本,上面写满了感想和思考的成果。读书,不仅要读,更要思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你若读过纳兰容若,仓央嘉措的诗,柳永的词,写一篇爱情小诗、情书,定不费吹灰之力。
你若读过《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集,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写一篇散文,定是信手拈来。
你若读过苏轼、辛弃疾、《老人与海》,写一篇人生感悟,何患无大气之词。
你若读过《深度学习》、《如何高效阅读》等,写一篇感悟,还不是干货满满。
2.阅读经典,可以提高我们的深层阅读能力
深层阅读能力: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同时对读到的内容思考、理解的能力。而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是快餐式阅读,因为它能提供给我们快速的满足感和急迫的回报欲望。
我们没时间,也没耐心去深度阅读经典,我们利用挤公交、挤地铁的时间来进行碎片化的阅读,也不肯利用看手机、看娱乐的时间去好好读一本书,我们缺的就是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有人说:我可以看书评,看别人写的感悟总结,既节省时间,又能读经典,一举两得。我就表示无语了,别人所写的是别人的感悟,又不是你自己的,除非你心甘情愿沦为他人的储物柜。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不同,经历不同,从作品中看到的东西自然不同,别人写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经过大脑思考,深层阅读的终究是自己的。
我们阅读经典,就不得不放慢阅读速度,仔细体会作者在书中所提的观点,所写的有深度的话,我们需要弄清楚作者所言之意,我们需要反复阅读某些段落,某些句子,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经历深层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一个人无法成为博雅、知性、与拥有想象力的人。”
3.阅读经典,有助于发展和完善我们的人格
为什么很多专家提倡小孩子(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因为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精神、价值观都在发展,我们要引导其向一个好的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卡尔维诺认为:“年少时,阅读经典依然能带来持续、积极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影响到性格的形成。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出各个方面的人才,而是培养出一个又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人。
而我们成年人更需要阅读经典,因为我们的成长不局限于年龄,更多的是心智,我们需要阅读经典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经典能为人们提供处事的经验,衡量价值的标准和美的范例等等。
记得自己曾看过王晓明先生的文章《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坏不到哪里去》,他在文中写到:“即便毕业了,跨出校门了,他依然会逛书店,会在床头留一个放书的小空间,会不断地和爱人、朋友说:最近有这么一本书……他会在好书的陪伴下,继续努力做一个在人格和精神上都自主的人。我还是相信那句老话,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坏不到哪里去。”
我们读过的书,也许不能带给我们短期内的回报,但是它们随着时间的积累,会变成我们的血和肉,转换成我们做人的一种气质,成为我们内心的信念和价值的标杆,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越走越好。
有人总是感叹:一生听了不少道理,却依旧活不好这一生。我建议你:多看点经典书籍,少听些空大话。
如果你看过《老人与海》,你一定不会放弃心中那一直坚守的信念,因为你知道“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能被打败。”
如果你看过《挪威的森林》,你一定会珍惜那个在你身边的知己,因为你知道“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如果你读过《论语》,你一定会通晓一些处世做人之道,因为你知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
4.阅读经典,有助于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历史眼光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很自由,追逐自己的梦想,没有战争、饥荒,我们生活的很美好。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房价高、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固化严重,我们时时刻刻在焦虑中度过。
确实,现代的很多年轻人陷入了焦虑的怪圈里,琐碎枯燥的生活让我们压抑,信仰、理想被泛娱乐化,很多人缺失崇高信仰的指引,活的如同行尸走肉,我们游荡在大城市,找不到心灵的归属,很多时候,看待事物,容易走极端化,我们看待事物,缺乏评判的标准。
“这是一个很不公平的时代。”很多人喊出这一句,“凭什么别人靠点关系和人情就可以换来自己奋斗一辈子的人生。”我往往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起,其实,心中是很酸的,正是因为这些表象,遮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丧失了理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如果你读过《活着》、《呐喊》、《平凡的世界》、《骆驼祥子》等,你会感叹,我们今天的生活多好啊,活着就挺好的,没有饥荒,不用留宿街头。
我们都能靠自己的努力,有尊严的好好的活着,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平的时代,相比之前的封建社会,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啊,多么自由啊。
如果你读过《战争与和平》、《丧钟为谁而鸣》、《老实人》、《微妙的平衡》等,你总会理解每个时代都有其黑色的一面,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心埋在这里面,而要突破尘埃,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看待事物,积极的看待生活。
你一个人无法决定这个时代是什么样子,但你可以决定自己是以何种姿态立于这个时代。
结语:我们阅读经典,应该是从仅仅喜欢它们的角度出发,当你的思想与经典作品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你自然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简言之,阅读经典是一种最廉价的改变人生手段,最诗意的自我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