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8)癸未(1523)春,邹谦之来越问学,居数日,先生送别于浮峰。是夕,与希渊诸友移舟宿延寿寺,秉烛夜坐。先生慨怅不已,曰:“江涛烟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
一友问曰:“先生何念谦之之深也?”
先生曰:“曾子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若谦之者,良近之矣!”
丁亥(1527)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
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既而曰:“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攻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注释:
☆折肱:比喻久经磨练而富有经验。
☆知几: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
☆八荒皆在我闼:八荒即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面方向,泛指周围、各地。闼指门。
☆征庸:语出《书·舜典》“舜,生三十徵庸。”谓被征召任用。
☆葭灰黍粒:葭是初生的芦苇,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表示该节候已到。葭灰黍粒就是草灰稻谷。
☆补甑:甑是蒸饭的一种瓦器。修补打碎的瓦罐。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处。
☆乡愿:指乡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孔子谓乡愿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会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是说言行不一、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
☆圭角:圭的棱角,喻锋芒。
☆汝止:王艮,1483—1541,初名银,阳明先生给他改名“艮”,字汝止,号心斋,明代哲学家,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
☆汝中: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溪,人称龙溪先生,明代思想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师从王阳明,阳明心学浙中派创始人,著有《龙溪全集》。其弟子众多,包括《了凡四训》作者袁了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