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谪居龙场期间,最初居玩易窝,不久搬至阳明洞,洞内阴暗潮湿,后来先生在当地居民的热心帮助下盖了一间房子,名“何陋轩”。后来,大家在何陋轩旁边建了一座亭子,周围种满竹子,名“君子亭”。
原文收录于《全集》中册卷二十三外集五第九八二页。
原典
戊辰(1508)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驾楹(yíng)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
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zhé)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yī)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lài)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yú)廷☆群后,端冕(miǎn)正笏(hù)☆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门人曰:“夫子盖自道也。吾见夫子之居是亭也,持敬以直内,静虚而若愚,非君子之德乎?遇屯(dùn)而不慑(shè),处困而能亨(hēng),非君子之操乎?昔也行于朝,今也行于夷,顺应物而能当,虽守方而弗拘,非君子之时乎?其交翼翼,其处雍雍,意适而匪懈(fěi xiè)☆,气和而能恭,非君子之容乎?夫子盖谦于自名也,而假之竹。虽然,亦有所不容隐也。夫子之名其轩曰‘何陋’,则固以自居矣。”
阳明子曰:“嘻!小子之言过矣,而又弗及。夫是四者何有于我哉?抑学而未能,则可云尔耳。昔者夫子不云乎?‘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吾之名亭也,则以竹也。人而嫌(xián)以君子自名也,将为小人之归矣,而可乎?小子识之!”
注释
☆肆夏:古乐章名。《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泛指宴饮、迎送宾客之乐。
☆洙、泗:即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后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虞廷:相传舜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廷是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端冕正笏:冕是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笏是大臣在朝廷上见君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衣冠礼貌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手持笏板。
☆匪懈: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