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的人,他的心境,物我兩忘,純粹自然無為!不去執著身外之物,
他的心門,不必使用門鎖,別人也偷不了「他的解脫之心」。
至善的心境,常懷著善良的本心去救助別人。
他認為教育是不分別的,所以他不嫌棄人的貴賤或貧愚,一樣的施以教化。
心與萬物合而為一,因此他無論對動物植物,都沒有毀損與輕棄的念頭。
有超人的智慧,可是他仍然大智若愚。
守住溫和柔順的謙虛。
像叢山之間的水溝,以卑下自處,自然成為眾流之所歸。
能夠像眾流之所歸的人,他更不敢離開他的德性。
他有內在的涵養,與眾人打成一片,
又沒有自傲的表現,這才是天下人的榜樣。
好像是山谷一樣能夠虛受一切,自然使人歸服。
回復到木頭未割開以前的純樸無華。
木頭割開以後,只能成為一種器具使用。
聖人守住,這無為的樸,就能包涵一切器具的長處,不像裁成的器具之後,
只能有一種用處。
所以它就成為一切器具的主人。
有作為的聖人,他寧願守住純真、樸素、無華。
不願意像木頭割開製成器具之後,滿身粉飾,而且又帶著虛偽的外表。
知道人雖然是萬物之靈,也離不了物體的原理。
當想扛載重物,覺知不久就累了,如此又要將所扛載的東西放下來。
知道這些道理之後,他就不想去做過份的事,
也不想去做誇大與不實在的事,更不想去做不必要的事。
有道的君子,平時都注重心平氣和。
知道知止,就是歸於道,歸於道,就沒有危險的禍患了。
天地的運轉順著軌道而行。
能夠知足的人,他的心裡反而沒有欠缺,沒有欠缺,就是不窮,不窮,就是富有的人。
一個人做事應該不要失去立身處事的原則,
肉體死了之後,他的精神還是永留人間,才是真正的永生,真正的長壽了。
能夠反省自己的過錯,知道自己的不對,這就是明白自己心性的表現。
只有戰勝自己的人,克服自己的人,才是最堅強的人。
能守住「仁德」之心,才能真正的戰勝一切,達到永恆。
天下之物,物極必反,陽極必陰,陰極必陽。
猶太人奪了耶穌的生命,反而使耶穌揚名於後世,
柔弱才能真正的勝過剛強,
聖人處事,他常以卑下柔弱自處,反而成就他萬古流芳。
人一離開道,就被氣數所困,
能夠守住無為之道。
做人處事,應該以道德為上,仁義次之。
講求實質的意義,不要追求虛偽浮華的作為。
根基深厚,見識超群,志量廣大,一聽到「道」,就志與道合,努力的去實踐。
引導見識不足,對道的認識不清的人,能有緣聽到道,生慕道之心,能持續久長的修道。
以身示道無為的影響愚頑見識淺薄,不知「道」為何物,而且本性迷昧,貪享慾樂者。
明白大道的人,作為必是機智全無,意念清淨,大智若愚。
行道的人,不作有為之事,不逞勞心勞力之能,事事讓人三分,不敢先進於人。
有道有德的人,心與道合,不作衿異之舉,不說衿奇之言,不分富貴貧賤,很平實感。
上等道德的人,心量廣大,涵受一切,如空谷一般。
有廣大的德行的人,常常不自以為有德,所以仍然很謙虛。
建立廣大功德的人,他常常不向人誇耀他的功德,暗地裡去做,不想讓別人知道。
注重身內真我的生命,大過身外的聲名。
以身內真我實質的生命,大過身外多餘的物質。
所以對道有體悟之人內心是知足,他的心就減少貪求,身心自然超於無憂無慮之間。
~恢復有時是不再去做些多餘之事,捨去多餘不必要之習慣習性與飲食。
大有成就的人,反而謙虛待人,這樣的謙虛作為,
在凡人的眼光中,就好像尚未完滿的樣子,所以看起來好像有點缺失,
其實這種人,才是大有成就的人啊!~大智若愚,大成若缺。
清靜無為,能使萬物各得其所,
人民各得其歸,天下自然就太平清正了。
有道的人,身心泰然,沒有心猿意馬胡亂奔馳之患,
以中正之道立命,以和煦之氣養身,自然清靜無事了。
不守清靜無為的話,時時便會產生貪得無厭之念,
導致心上之「刀兵」橫出,性中之「意馬」胡闖,
不得一時的寧靜。
這個時候三魂七魄,盡成魔君之輩,時時擾亂;
五臟六腑,盡為交戰之場,神無一刻之守舍,
心無暫時之安閒,此就是人心無道之時,
因此,性命怎能長保呢。
多思的慾望所造成之危害甚大,一念之微所害,
就好像星星之火雖微,卻可以燎原廣闊。
修行之人,先要止念,受了「慾望與不知足」所害。
知足之人,無所不足,無往而不泰然,
因為不求身外之物,反得身中「自性之寶」。
學道是要損去了知見,除去了情慾,更要排除了妄念,
及名利虛華一併丟棄,這樣物我兩忘,私慾淨盡之後,
就是達成無為的境界了。
有了無為的境界,就是無所不為了,可是這個「無為」,其中隱藏著深妙的玄機,
是動中之靜,靜中之動的無為,是虛中之實,實中之虛的無為。
天之無為而四時能行,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
眼前就是法界了,心上圓明的人,自然可以洞見一切。
不必去多餘的造作,只要盡己之性,
聖人的心,根本毫無貪得的機心,也沒有多餘的做作與行為。
不想讓精、氣、神外馳,就要塞住了人的慾望之口,閉住了人的大賊之門,
就是「眼、耳、鼻、舌、意」。
能閉塞慾望之口與大賊之門,則一輩子受用不盡,
閉住這聲色貨利之門。
能夠察覺微小事物的人,才是明白大道的人,能夠守著柔弱之道的人,才是真正強勝之人。
須要迴光反照,使得心德內外相應,這樣才能歸於靈明覺悟之中。
身心無掛,安然自得。
嬰兒他終日的號哭,而聲音仍不沙啞,這就是他保守太和之氣,已達到極致的表現啊!
不能保持這些太和之氣,就是我們「慾心動」而神亂,「瞋心動」而氣耗,
「情心動」而精散,這就是我們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道的原因!
保養先天太和之氣,以增益長生之道。
凡夫俗子費盡了畢生的精力,迷於身外之見受到外物之染,反而更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凡人常常因謀求衣食而勞累了生命,所以反而傷了生命,
會攝養生命的人,了解真正的生死之道超越了生死的假相,
所以他不屬於生,也不屬於死,生在世也不感到可喜,死了也不會感到悲哀,
聖人早已把生命託付給天地了,因此他把假我的肉體早已看空了,
在「我空」之下,豈有死亡之理呢?
聖人盡其本性,就是盡其天道,聖人之本性,就是行其天道。
悟到「道」的人,心與道合,
有道的人,他首先塞住了,他的口舌紛爭。
關閉他七情 ( 喜、怒、哀、樂、愛、惡、慾 )
六慾 ( 色、聲、香、味、觸、法 ) 之門。
挫折他鋒芒又高傲的銳氣,這一切才是解脫紛擾煩惱的方法。
精神不妄洩,淡然無慾,心同虛空,是不染情慾的。
節儉自己的精神不妄洩,所以才能精神飽滿,
使先天之氣運轉,五氣朝元,三花聚頂,元神復位,
然後天地任我遨遊,更能發揮廣大的救人救世大事業。
配合天地之德,順其古道!
若有所德配其得,也只是抱著「取之眾生,用之眾生而已」。
他有解脫的心,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
他不貪慕榮華富貴的虛名地位。
他心靈中時時懷有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
外在的形象,以及褒貶毀譽,都不能打動他本心的自在。
虛心恬淡,不妄動,不縱慾,不貪慕享樂,歸於清正歸於純樸。
回歸到本來天真與純樸的世界裡,祥和與清靜。
唯有清心寡慾,恬淡虛靜,才是真正貴重他自己的生命。
自奉太深,縱慾太甚,反而是輕親自己的生命。
守住剛強頑固的人,就是想快點邁向死亡的人,
謙退柔弱的人,才是走向永生之路。
樹木壯大的,反而要遭受砍伐。
萬物總是在平衡又調合的情況下,生生化化,調節運轉。
不與人紛爭,也不執著得失之心。所以也沒有失意的痛苦了。
唯有聖人的心,虛靜恬淡,不與世人紛爭計較,
如果有恩於世人,也不惦念心懷。
上天的德性是最令人欽佩了,因為它養育萬物,
慈悲為懷,關愛世人,是不分親疏貴賤,同樣的施予恩惠,
因此行善之人的心境,應該學習上天的德性!
聖人所欲求的,是一般人所不欲求的。
聖人欲求的是自在解脫,而不是貴重的金銀財寶。
聖人所學的,是一般人所不喜歡學的,
好比聖人所學的是內在生命的哲學,而不是追求虛榮浮華,賣弄心機。~學不學。
聖人他只是想回復到自己的本性良知,提醒世人不要胡作非為,違背自己良知而已。
聖人他的任務太大了,世人的注目也太深了,所以他更不敢胡作非為,
而亂了修己治人的方針啊!
聖人~
為人的方針,能夠在保持方正之中,又沒有銳利的稜角,去割傷他人。
為人清廉,可是在處事方面又很厚道,絕不疾惡太嚴,或苛刻太甚。
為人正直,可是絕不直率得過於放肆。
心性光明,可是絕不炫耀他人。
我們的德性,如果能像起床穿衣服一樣日常起用,
累積下來的德性,一定是深厚自然的。
像根深牢固的樹,就能結出結實的果子。
無形的生命,可以長久的生存在人們的眼前,讓人崇敬。
像國家的褓姆一樣,能夠率天下以道。
聖人慈懷愛物,不傷害萬物,就好像動物園的園丁一樣,他了解動物的心。
聖人處事,大公無私而處事。
虛無為懷而行事。
建立有形的東西,容易被拔去,購置有形的物品,容易被取走,
因此唯有善於建立道德的人,才不容易被拔去,不容易被取走,
道德是建立於無形的心中。
取得天下人民的心,這才是真正的取得天下。
以德領導而得人心,才能真正得到崇敬臣服。
「水」它雖然很柔弱,而能夠穿山透地。
無形柔弱的力量,往往能勝過有形剛健的物體。
好比聖人是柔弱的,他常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這種身教勝於言教的無言之教,反而勝過其他的教育。
如母親是柔弱的,可是世人無不是從母親的懷裡生長出來的。
聖人總是先從細小容易的事情開始做起,而不是一下子,就想做大事業。
他最後根基穩固,終於能成就大事業。
而凡人他輕視心性的修養,以為那是小事情。
求真知的大智慧者,社會知識不必廣博,
廣博反而得了「知障」,這就是聖人「守一而萬事畢」的原理。
他的博物精神,留在世人的心靈中,
好像上天的道理,只是利益萬物,而不去侵害萬物,
只是調合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沒有所謂的仇視與野獸這類的敵人,因為他已把萬物看成一體。
遇因果報應來得快時,能即時警惕懺悔反省;
也擔憂報應來得較晚時,所造罪惡就愈深,罪惡愈深災禍就愈慘。
高尚要以低下為根基。
才能契合萬機,沒有分別之心,才能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