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师德范威仪(上)~薏茹

天人师德范威仪(上)~薏茹

2017-07-02    18'56''

主播: 薏茹~一如🍏

1363 9

介绍:
天人師之德範威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為善不欲人知,行無為無求之善。 至善的人,他行善於天下,心裡沒有虛偽的做作,也不讓別人知道他的念頭, 他的心中,絲毫不留下行善的痕跡。 有道德的人,他做了許多善事,卻不想去佔有這份榮譽, 對人的犧牲與奉獻,是出自無為的,他就是做了許多好事、善事, 還以為自己沒做一樣。 有誰能夠將有餘的精神與財力,奉獻給天下貧困的人呢? 將自己的長處去補助天下百姓的不足。 這就是聖人所行的天道啊! 了解覺受之相對性,認知之相對性。 了知超越相對性的褒獎與煩惱的包袱, 就以無為的心去處事,以無為的心去處事,就不會感到困擾。 心境是無為的,默守中庸之道, 沒有多餘的做為,守住中和之道。 ~捨多餘 守中和~ 不自以為是,認識自己不是全對的人,他的德性才能夠彰顯。 減少言論的爭辯,更合乎自然的道。 何必去違反自然,去爭辯是非呢? 行不言之教。 ~以身示道 不言之教~ 真正的聖人,不自以為聖人,以聖人之行,但不以聖人之名自居,反而使他的聖名長久。 不居功之德,能功成身退,不去佔有這個榮譽。 ~過化存神三輪體空~ 以此寬容大量的涵養,連自己所建立的功德(普渡志業),都不去攀緣。 保持天真和諧的狀態,沒有爭奪的慾念。 不標榜自己的尊大,以免讓人去爭取虛名的地位。 不誇耀自己功德。 經常自我誇耀自己本事的人, 他驕傲的缺點已顯露出來, 不誇耀自己才幹,不驕不傲,更受人尊崇。 不與人爭奪。 在力行仁義的時候,不必刻意去標榜自己, 能夠時時「誠於中」。 ~誠於中行於外~ 不珍藏難得的財物。 教人斷除一切的邪思妄念為要首。 能斷除邪思妄念,身心才能神清氣爽,精神飽滿。 能消除高傲與自滿的骨氣。 以博愛的精神遍及一切。~無緣大慈! 心境沒有偏狹之心與分別之念。 以博愛的心去養育萬物,愛護著,不以為自己就是天地萬物的主人。 無所慾望,也不居功, 它能虛受一切! 不以為自己很大,這才是真正的偉大,更成就他的偉大。 不自己生長自己,而生長萬物,不為自己,而為別人, 將自己置之度外,但真我是永遠長久存在! 沒有私心,知道進退的分寸,凡事適可而止,不自誇自大, 使得自己安逸恬適。 直取身中之金玉,養性命之真常, 不生驕傲之心,在為人處事方面,就不去強求物質的享受, 一心一意,常養性中之腹飽,不受外物而亂心, 得到尊榮的地位,但是他不視為自己的榮耀。 保持神不外遊,意不散亂。 守先天的元氣,如嬰兒赤子一樣,保全天真柔和的本性。 洗除貪執之心,自淨其意,使心靈清淨澄澈而毫無瑕疪。 保持一種天真博愛自然無為之心。 人心為一身之主,在喜、怒、哀、樂出入動靜的時候,能經常守住安樂柔弱。 能夠在事物完全明白之後,還能保持不以聰明為驕傲, 不追求外在的形聲色,保本性的靈明,不迷失天賦之本性。 在處理事物方面的行動,能不會急迫衝動,能謹慎,不擾動, 對一切外緣的干擾心不染著。 打獵競技,像這種人將會使自己瘋狂於鬥爭之心, 過份追求虛榮的人,往往會不顧節操,而身敗名裂。 靈性是微細奧妙的,本性是永遠通達的。 能夠致知,達到虛無妙境,虛空妙有, 能誠心誠意的守靜達到最高止境。 守住無見、無聞、無為、無欲的境界。 本性之中,淡中有味。 淳厚的本性,就好像一塊木頭尚未雕琢一樣的樸實無華。 心胸的開闊,就好像空曠中的山谷,能夠虛受一切,涵容萬物。 有大智若愚的美德。 聖人不自以為自己是聖人, 在動盪之中,還能除去心中污濁,使他慢慢的澄清。 能在安定自守之中,久久以待,使體內的清正之氣發動。 是虛心知足的人,不自滿,不自傲的人。 心境淡泊恬適,心清意定。 持守樸素純潔,少思寡慾,回復到純真的本性。 像這種不沾染世俗的樣子,又好像無所歸的遊子一般。 心,恬淡寧靜,就好像大海一樣的深闊廣大。 像風一樣的飄搖自在,不執著一定的住所。 萬物是眾多的,但是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生命的根源。 萬物回歸到自己生命的根源,就叫做「靜」, 靜也就是回復到自己真我的生命。 回復到真我的生命,才是真正的長生。 明白什麼是「假我」,什麼是「真我」。 能容受一切,無所不包,心胸開朗,大公無私。 至公無私,將挽救蒼生視為己任,順天行事,合乎真常之道。 心如果能像大道之體一樣,無所不包的話。 太平安樂之後,也不一味貪求享受,因為享受就像作客一般的短暫,是不能長久的。 ~由多歸一, 由一而歸於無,無才是道的本體,回復到道的本體,才能合於萬物之用。 不要將自己看成寶玉一樣,那麼的尊貴,不要將他人看成石頭一樣,那麼的低賤。 因為這樣已失去道的根本了。 仁慈的人,他視萬物為一體,觀天地為一身,沒有分別之心,因此忘物、忘我, 渾然是無為而為。 有形的東西是給人方便使用的,無形的空間,才是活動的地方, 如天與地之間是中空的, 中空才能讓萬物來去無阻,通行無礙。 眼有虛靈而能視,意有虛魂而能思,心有虛竅而能應。 表面上看來是受損的,實際上是得益的,在表面上看來是得益的,實際上是受損的, 行不言之教,淳樸無為,處無為之事,使天下百姓不知不覺的自化, 人民暗受聖君的恩賜,仍然不知道有聖君的存在。 能以德教化百姓,親近百姓, 一切是那麼自然而然,好像空氣一樣不會去強調與突顯。 能夠棄除智巧的心機,順其自然,斷絕奸巧的心思,使人沒有分別計較的憂愁。 仗恃逞強的行為,是不合乎大道的! 既然知道,不合乎大道,就要趕快停止好強、好勝、好戰之心了。 只是一句話的應聲回答,良善與惡意,就很明白的表露出來, 世人不修心德,心田寶地都好像荒廢的田園一樣,忿恨貪慾的雜草到處叢生。 一心以道為重,視萬物為一體, 貪求外在物質的人,他的內心是最迷惑的時刻。 戒多餘的貪吃。 說話的時候純粹是自然本性的流露。 讓人心服口服,所以也就沒有缺點讓人責備。 心口一致,且謙虛自己的言語, 先尊重所有的人, 所有也得別人的尊重。 他的心就是佛,他所做的事,不用什麼計劃, 一行一動,都是仙佛的顯現。 聖人,終日之間,不離穩重清靜的心,抱持著,心的原點「佛性」。 外出的時候,心仍然要安然穩重, 不可受到尊貴美觀而紛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