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解释】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是个婴儿。蜂蝎毒蛇不蛰他,凶鸟猛兽不伤他,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号哭但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有灾殃,心机主使和气就是逞强。过分的强壮就趋于衰老,这叫做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死亡。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解释】
有智慧的人是不多言的,多话的就不是智者。塞住嗜欲的孔窍,闭起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扰,含敛光耀,混同尘世,这就是玄妙齐同的境界。这样就不分亲疏,不分利害,不分贵贱,所以为天下所尊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解释】
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扰民来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会是这样的呢?就是因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越陷于贫困;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连连发生;法令越森严,盗贼反而不断地增加。所以有道的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然顺化;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轨道;我不加干扰,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淳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解释】
政治宽厚,人民就淳朴;政治严苛,人民就狡诈。灾祸啊,幸福倚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之中。谁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一个定论。正忽而转变为邪,善忽而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而有道的人方正而不割人,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目。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解释】
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重要。爱惜精力,乃是早做准备;早作准备就是重积德;重积德就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这种力量是无法估计的。这种无法估计的力量,可以担负保护国家的责任。掌握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可以长久维持。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解释】
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怪起不了作用。不但鬼怪起不了作用,神祇也不侵越人。不但神祇不侵越人,圣人也不侵越人。鬼神和有道者都不侵越人,所以德归会于民。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解释】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的下流,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汇的地方。雌性常以静定胜过雄强,因为静定而又能处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可以汇聚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有时(大国)谦下以会聚(小国),有时(小国)谦下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过要聚养小国,小国不过要求容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愿望。大国尤其应该谦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解释】
道是万物的庇荫。善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处处保住它。美好的言词可以用作社交,可贵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把道舍弃呢?所以立位天子,设置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虽有进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礼仪,还不如用道来作为献礼。古时候重视道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说有求即能得,有罪即能免吗?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解释】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做事,以恬淡无味当作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德来报答怨恨)。克服困难要从容易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事。轻易允诺的一定会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遭遇更多的困难。所以圣人总把事情看得艰难,因此终究没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