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节选自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
俗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
听名字是“小”寒,却是华夏大地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大寒,冻成冰团”,虽然寒分大小,但实际上,小寒与大寒往往没大没小的,经常有人在讨论小寒和大寒谁更冷?据古谚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也有专业人士对全国一百多个城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小寒与大寒气温进行了统计对比后,得出结论:无论是气温的平均状态还是极端纪录,总体而言都是小寒更寒。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它最冷,为什么却被称为小寒呢?或许源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古人在界定寒冷程度时并非依据气温的量化方式,而是基于人的主观感受。小寒时,天气虽然很冷,但人们的耐受力尚可,不觉得已冷到极处。等熬到大寒时,人已被寒冷折磨得力倦神疲,反而会觉得大寒更冷一些。
二是天气由北到南渐趋寒冷。如果以最冷旬来衡量,北方地区的最冷时段几乎都是1月中旬,南方地区的最冷时段往往是1月下旬,大体上有一个旬的滞后。所以不同的区域,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以全国笼统的数据作为定论,毕竟没有多少人生活在平均气温中。有些地方,完全可能是大寒更冷。
三是寒之大小必以气温来衡量,“小寒时天寒最甚,大寒时地冻最坚”。“地冻”需要一个由上至下的渐进过程,比气温的下降要缓慢许多。谚语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相对而言,地冻有多深、有多硬,更加直观和物化。如果以地冻程度来界定谁更寒冷,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总体而言,北方冷在小寒的更多,南方冷在大寒的相对多一些。
随着气候变暖,无论小寒还是大寒,都越来越非典型,人们越来越多地经历暖冬。本来并不小的小寒,正在变为名副其实的小寒。
古人认为,只有小寒、大寒冻透了,来年开春之后才能顺利回暖。比如,有谚语这样说:“小寒寒,惊蛰暖”“小寒暖,倒春寒”“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大日头,来年开春冻死牛”。有些谚语认为小寒大寒往往不会都一致性的偏冷或偏暖:“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如果都是偏暖的,立春之后气温很可能会“补跌”:“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终须寒”。人们在多年的实践中,还总结出了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的天气对应关系,如“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无雨,小暑必旱”等等。
小寒三候
古人描述的小寒物语是:一候雁北乡:这个“乡”是趋向。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此时喜鹊躁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了。
第三候雉始鸲:雉是野鸡,阳鸟,“鸲”是求偶的鸣叫声。这时,早醒的雉鸠就开始求偶了,早春已经临近。
古人以花鸟草虫等物候表象为每个节气进行注解,每个候有一个候应,即提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物候,作为这个候的物候反应。然后把每个候的候应统合在一起,组成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应。
七十二候呈现的是综合性的物候,其中关于花事的候应并不多。于是呢,人们便另起炉灶,专门以花作为某些节气的物候标识,这便是二十四番花信风。所谓“花信风”,就是某种花、某个方向的风,在某个时节如期而至,风而有信。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120天,每5天为一候,计24候。每一候人们都选出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作为时令之花,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
明朝张岱的《夜航船》里这样记载:“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陆游的《游前山》说“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也是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小寒节气有三信:梅花、山茶、水仙。小寒时节,梅花已开,红梅含苞待放的姿态翩翩动人,在蓬莱阁上选一处梅花盛开的绝佳风景,细细赏玩,幽香萦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王安石的《梅花》。
风有常,花有信。以花事次第记载时光,于是岁月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