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早晨:张玉海

不一样的早晨:张玉海

2022-02-14    22'52''

主播: 风儿·

603 3

介绍:
往事漫忆 不一样的早晨 张玉海 一天从早晨开始。夜幕散去、黎明来临,在东方天际鱼肚白背景下、露出道道逐渐灿烂的霞光熏蒸里,生活活泛起来...... 在传统的农历里大概是卯时、阳历凌晨4-6点这个时段,清爽的晨风流动中,大地和大地上的人们开始苏醒...... 在一生走过的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中,有着许多不一样的早晨...... 最初的那些个早晨是走在福寿街昏黄路灯下、凛冽东风中黄沙扑面的瘦小身影,一个少年走向小学、人生开蒙、求知笃行的初始过程。 还有马路两边睡梦中的商店、工厂和家属院;大树枝头叽叽喳喳轻轻鸣叫的小鸟和路灯光芒里飞舞的虫蝇...... 似是不一样,好像又很相同。只是走在不同的路上、不同的时光、不同的未来和不同的愿景...... 小学到中学,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每天一大早,背着书包去学校。春秋天好些,夏天没空调,汗流浃背的一天学习生活;冬天没暖气,凉到心底的终日埋头苦读......十载寒窗苦、期盼五车富。这是每个学子共同的经历和理想。 20年后的2002年,带队在登封西南山区驻村扶贫时,住在村小学的教室里。教学楼走廊对着的是一侧是教师开垦的小菜园、一侧是黄土操场中间直通学校大门的那条水泥路。路边有升国旗的旗杆和小平台。 住下第二天早晨,就被外面“嗡嗡莹莹”的读书声唤醒,掀起窗帘一角,看到小学的百十个孩子整齐的一排排坐着早读。天刚蒙蒙亮,远处的当阳大山还是漆黑中的黛青颜色。 听学校校长介绍,这些孩子大部分住在方圆几公里的大山褶皱里,翻山越岭的上下学要费不少周折,所以大多住校。每周扛着一布袋面粉或者玉米到学校,换成每天一日三餐的口粮。时间倒宽裕,每天一早可以晨起早读。 好像比我们儿时还要辛苦,城市与偏远山村的年代差距昭然若揭。地域差别背后深藏着现代文明发展的差别。 看过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这是我国第一部现代都市小说,以解放初公私合营、私营企业改造为历史背景的,言情、经济、文化多元素融为一体的时代生活画卷。 那是属于东方大都市的另一种早晨。 早晨的天气症候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有晴空万里、也有雾霭沉沉,有艳阳高照、也有大雨滂沱,有春光明媚、也有万木萧条,有蝉鸣雀语、也有寂静无声...... 在每一个不一样的早晨,做着对每一天不一样的畅想和谋划,然后走上一天的路程。 1987年初夏的一个早晨,百无聊赖中骑车到了桐柏路。先去叫了小任,她是女友小华最好的同学闺蜜。我们一起到南面一中对面的机械安装公司一处,找小华。 高中时代的恋情尚属于那时见不得光的早恋,为掩人耳目,不被女友家长乱棒轰赶出来,常拉她的闺蜜小任或者小黄一起去。 小华家住在颍河路她父亲公司的家属院,是几排红色的楼房,她家在一楼。进了屋,她坐在床边,撩着长发,擦着脸上的汗、看着一大早窗外冒着热气、亮白的日光,说:“真热啊”...... 那年,我们即将迎来夏天的高考,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考验,就像人一天中的第一个重要的早晨。心绪烦乱、燥热无比,而且1987年的夏天和后面1988年的夏天一样,十分炎热。很多年后,气象学上定论为——“厄尔尼诺现象”。 那真是两个炎热的夏天...... 高考过后,莫名其妙的全线崩溃,没有金榜题名。一个早晨,小华在我家小院的枣树下喊我。跑下楼,她把一封信递给我,说:“和小黄小任去逛德华街,回头联系”。 看着她消失在胡同尽头、外面的夏天早晨里,上楼回屋,打开信封,是她结束这段青涩恋情的信,字体像她给我寄的第一封信那样娟秀。然而内容却大相径庭。我们是在西区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上相识,两人来自不同的中学,后来的联系以鸿雁传书、信札往来开始...... 青春到来,爱情降临,有结束就有新的开始。人不会一棵树上吊死,爱情之路是绵延不断的。上班不久,认识了女友王老师,开始了一段长达6年的爱情长跑。 她家离单位很远,每天下班后到我家吃晚饭后,把她送回去。双方家教传统,不能在我这儿留宿。特殊情况,例外的有不多几次。 一次是暑假学校组织外出旅游。每年暑假各个中学组织旅游,是对辛勤耕耘了一个学年园丁们的一种福利性补偿,形成了惯例。 那时各项事业还不太发达,旅游是个辛苦事,特别是路上。那次是去泰山,学校租的大巴车一路颠簸直奔东岳看日出。早晨6点就要学校后面的大路洛河路上上车出发,赶不及,所以和他家人说了,头天晚上住在我家里。 2楼我那间小屋里,开着台灯。她倚着临窗的写字台,轻声和我聊着天。我坐在床上,看着夜风把赵小二从他单位印染厂偷来的红蓝相间、碎花稀布做的窗帘吹的摇曳不已,携带着温暖甜蜜的夏天气息...... 惶惑间仿佛看到,在另一个夜晚,大学女友“撕心裂肺”卫素西带着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家找我。同样倚着这张写字台,娇憨的笑着聊天的场景。 又仿佛看到,在另一个早晨,天生丽质的学生甘馨儿,同样倚着这张写字台,拿着父亲给我买的卡西欧电子表,搓着掉了皮的仿皮表带,说:“回头我给你拿个真皮表带吧”......窗外,院子里那棵枣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随风摆动、郁郁葱葱!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晨4点两人就起来,匆匆刷牙洗脸,骑车带着她赶往学校等车的集合地点陇海路。来的早,天还黑沉沉的。就和早来的几个同事到路边一个胡辣汤地摊儿吃早餐。 等待的心情都是慌乱的,慌乱中语文老师小路颤颤巍巍、把端着的胡辣汤倒了王老师一腿。女友恼怒的埋怨了他几句,小路点头哈腰、哆哆嗦嗦的陪着不是。我忙劝了。 小路是和我一批分来的新教师,毕业于南河大学中文系,戴黑色塑料框高度近视镜,平时少言寡语、唯唯诺诺、心里有数、闷声做事,一个青年老学究的形象。王老师私下说,他也在暗恋追求她。所以胡辣汤事件纯属故意。 这也很正常,优秀的人追求者不在少数,学校里像小路这样的同志还很有几个。新社会新时代,自由恋爱、恋爱自由,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爱情取决于相互吸引、欣赏、信任和合适...... 两年后,小路辞去公职到新成立的证交所做了操盘手,在期货市场大展身手,短时间内暴富,据说月如六位数以上,这与还是中学教师,月薪483元的我天差地别。 暴富后的路老师开着他新买的富康小轿车回了学校,算是衣锦还乡吧。当时私家车在这个城市还极少,也只是在一年后到了团市委,拉活动赞助,认识了老弟朱老三,才看到他开着辆红色桑塔纳。 所以路老师开着新上市的富康轿车回了学校,不亚于汉高祖刘邦坐了江山后,唱着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荣归故里的那样风光。 路老师回学校先在校园里给过去的同事散了圈红塔山,右手夹着烟、左手拍着过去经常把他批评的体无完肤想往地缝里钻的许校长、金书记肩膀,说着:“不错不错,干的不错”......市场化经济下有钱就像拥有了一切。 他这次回来主要是找王老师,到语文组见了暗恋已久的她,高谈阔论了这两年的事业辉煌,希望王老师重新考虑。王老师看着他,微笑着说:“你很优秀,生活也离不开财富金钱,但我们不合适”...... 青春爱情浪漫与理想的追求远胜于现实与富足的渴望,与金钱、地位关联性不大,这就是人高于动物的本质区别。 又一个不一样的早晨是在绿城广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举行,随之而来的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我们市开始举行元旦长跑活动,以万人长跑的形式开始城市新一年的奔跑。元旦就像一年的早晨...... 提前组织了机关的体育爱好者到绿城广场参加活动。作为组织者自己要先到,何况这又是离开团市委后第一次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多年没有的忐忑兴奋,在那个晚上的身体里死灰复燃,一夜无眠。早上4点就打车到了绿城广场。 这种兴奋,没有组织过活动的人体会不到。是带着对一项工作圆满完成、取得应有社会教育效果的强烈希冀,又夹杂着对百密一疏、活动砸锅的惶恐预判中的复杂感觉。只等待活动结束尘埃落定时,收获的那种坦然、自豪、成就感中的幸福感带来的妙不可言。 来的太早,街上还没什么人,天气寒冷,早晨4、5点又是一天中最冷的时段。冻得有点鼻涕横流、噤若寒蝉,站在兴华街的街头,枯黄的落叶随着冬天早晨的寒风在身边飞舞。想起大学时那次班上的讲话...... 那是迎接学校第二年的元旦文艺汇演,卫素西组织了闺蜜赵青春和伍媚丽一起排练柔姿舞《青春时代》。 卫素西自小受过专业舞蹈培训,身姿优美、聪明异常、精灵剔透、十分优秀,像《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比黄蓉更优秀的是,年近20的她可以在水泥地操场上轻松大劈叉、一字马。 即使这样,她还是拉着赵青春和伍媚丽每天一早4、5点骑车到人民公园,找专业老师为她们辅导排练节目。这是个对事精益求精,没有最好但求更好的女孩子。 在每周班上的例行讲话中,我谈到了三个女孩儿的这种努力,为之感动,也感动了全班同学。中午吃饭时,卫素西到寝室来找我了。 这时她已经移情别恋离我而去,突然登门造访,让我大喜过望的有点措手不及。同位贺同学问我:“吃好了吧,我去刷碗”。自从大学开学第一天,作为临时班长,我上台做了第一次讲话后,贺同学对我是 佩服的五体投地奉若神明顶礼膜拜,迅速完成了从陌生到崇拜、从粉丝变钢丝的神奇心理过程。大一一年都是他给我买饭、刷碗...... 看着贺同学撅着嘴、默默地端着我俩的碗盘筷子,去了对门卫生间,卫素西悠悠的说:“你早上讲话的原稿可以给我一份吗,写的太感人了”。我慌乱的说:“原稿在脑子里,不过我马上给你写出来,你等着啊!”,转身在床铺里面翻找着纸笔......因为好像看到了,对这段期望值太高的失败恋情死灰复燃的那么一丁点可能...... 当然没有死灰复燃。哪怕那篇文章写的再好,哪怕是李白附体、鲁迅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