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两个字,是带着凉意的。也只适合在苏杭这样的地方穿。或者说,江南的女子适合。
苏州的关键词中,必须要有绸缎的。那是格局中必然要飘逸起的一种物质。甚至它的产生,也必须和园林、昆曲、评弹、小巷、阴雨缠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说不清那是什么样的流转暗合。当我在暗夜里摸到一块绸缎时,我的心掠过一只惊鸟,手上的感觉是光滑而细腻的,但分明又是动荡的。
温柔是枪。被枪击中的何止是时间,还有这绸缎。那白色的绸缎,穿在苏州身上,成了粉墙黛瓦。穿在张允和张充和张兆和身上,就是一种前世今生的味道。
看过一桢张充和的照片。那时,她们的父亲为了四姐妹的教育,从合肥举家搬牵到上海,又从上海牵到苏州。四姐妹穿丝绸、读诗书、写书法、吟宋词、习昆曲,奠定了一生古典文化的底子。特别是小妹张充和,和昆曲结下了一生的缘分。那本《曲人鸿爪》便是最好的佐证。
直到近百岁,她仍旧吹笛子唱昆曲。而身上穿的,仍然是丝缎。这是在美国,她穿着旗袍,唱了一生的昆曲。少年时的经历往往 会绵延人的一生。而绸缎所赠阅她的,除了曼妙,一定还有往事尘烟中的细软。
—摘自雪小禅《绸缎是微凉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