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wk28
沉入绘画的温柔-《银色酒杯》
让-巴蒂斯特 西麦 夏尔丹
就一幅画评价一幅画是很难的,这是这张《银色酒杯》给我的第一感受,尤其是被海量信息不断侵蚀过的现代人,如果仅盯它看,所获无几。当然,技术层面上,你可以说酒杯画得不错,苹果的影子色彩在杯身上出现了,杯子的光影也在苹果身上出现了。如果多想想,你也许还能说出来苹果与原罪有关,画里面是有视觉语言和象征符号的,距离十八世纪中叶,已经足够远了,当时的人,一看便知,对今天的我们来说,赏画时,需要知道一点符号意识。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
我有一个体会,随着看画多了之后,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的深深的体会:赏画的真正乐趣在于,从‘去理解画’迈向’去理解画家’。
网上找了一系列夏尔丹的作品来看,在我可以形成措辞之前,一种好感已尤然而至。
夏尔丹的眼睛和心灵都在静静地注视着铜罐、碟子、水果、面包、酒瓶、刀叉、灶台这些极为普通的东西, 在万事绮靡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他凝重的静物画显得格外朴实醇厚。下面这张静物画《鳐鱼》的展出,让他一举成名 ,被接纳为法国皇家学院院士。
而且在我看来,即便不是那个神化题材统治的年代,放在今天,下面这张铜桶、瓦罐和胡椒瓶作品,这张完美的质地和极致的审美,恬静温存,真是心头之爱,久盯不厌。是否他得了荷兰派画家的真传?
正如一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的器物有一种“上手状态”,在使用之中,人对它们想得越少,对它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就越真实,就越能揭示出人的实际生活世界。夏尔丹的画面构成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便是一种家的感觉。
这些静物的背后是值得歌颂的朴素生活,和对日常生活本身的浓厚兴趣。夏尔丹是法国18世纪市民艺术的杰出代表,西洋静物巨匠,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平和亲切。这是民主思想在画界的展现吧。他画笔下的洗衣妇,厨娘,穷苦孩子,夏尔丹画他们的外表美和内在美,画他们的勤劳朴实,节俭持家,画家感情真挚。
越来越喜欢去菜市场,也喜欢清早到早市的摊位上一样样挑捡、小贩免了零头,或顺手再添一个嫩紫的茄子,只要一元钱时,那一刻就是美美的人生,等提了重重的两大袋子东西往家走时,格外心满意足!这幅《集市归来》的女主人也刚从市场买菜归来,一进屋就把左手拿着的沉沉的食物放在橱柜上,右手拎着一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喘了一口气,她如释重负地轻松。朴素、耐看的蓝衣裙,和地面、墙壁的淡黄色相得益彰,微斜的身姿、健康红润的气色,屋里陈设简单,但也不至于是辛苦挣扎着的生活环境。普通平凡、一日一日的生活,值得赞美,值得感恩!这张与我,与众多的主妇,灵犀相通。
“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 这话是罗丹说的,感觉说得就是夏尔丹。
当然,看着平凡又值得推敲,平凡若此又流传百年,绝非易事,夏尔丹有这样一段话:
“要记住,两千个倒霉蛋已经把画笔撅断,叨在牙齿之间了,他们绝望于永远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眼睛必须学会观看自然,很多人从未真正看到自然,而且永远也看不到,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来源!”,
同时,他又说: “从未感受到艺术之困难的人,永远也不会创作出任何有价值的作品?”。
这话适用于绘画,也适用绘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