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1 給年輕朋友的信 -- 北島 + 在風中飄 -- 迪倫

Vol.201 給年輕朋友的信 -- 北島 + 在風中飄 -- 迪倫

2014-09-23    11'00''

主播: 西桸

43933 895

介绍:
給年輕朋友的信 年輕的朋友們: 我和你們走在一起,未曾相識,如果遇上詩歌,恰似緣分。在人生的路上,你們正值青春年少,詩歌相當於路標,辨認方向,感悟人生,命名萬物,這就是命運中的幸運。回頭望去,我跟你們一樣年輕過,當年遇上詩歌,就像遇上心中的情人,而愛情,幾乎就是詩歌第一的內在動力。 每個出生長大的孩子,處在不同的階段,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更敏感更多變,突如其來,跨越不同的邊界,開拓想象力與創造性。我相信,當青春遇上詩歌,往往會在某個轉瞬之間,撞擊火花,點石成金,熱血沸騰,內心照亮,在迷惘或昏睡中突然醒來。 雪花和花瓣,早春和微風,細沙和風暴,每個孩子的感受都是獨特的,就像指紋那樣不可重復——這一切都是詩意,但還不是詩歌,換句話來說,詩歌即形式,是由文字和音樂性等多種因素構成的。 十歲那年,我寫了第一首“詩”——從報紙雜誌上東抄西湊,盡管是陳詞濫調,但對我來說,由文字的排列和節奏,頭一次體會到觸電般的奇妙感覺。 在暑假,父親令我背誦古詩詞,多不解其意,幸好有音韻節奏引路。比如,杜甫的《客至》開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豁然開朗,心情愉悅。從小背誦古詩詞,歲月沓來,尚有佳句脫口而出——詩歌浸透在血液中。對童年青少年來說,音樂性是打開詩歌之門的鑰匙。 近三年前,我的兒子兜兜剛上小學一年級,被分配到普通話朗誦組,準備參加香港學校朗誦節比賽。那天下午,他帶回一首詩《假如我是粉筆》。這首詩讓我大吃一驚——這類普通話朗誦的參考教材不僅濫竽充數,還反過來傷害孩子們的想象空間。 我試著朗誦了《假如我是粉筆》,把鼻子氣歪了。好在兜兜忠於自己的直覺,一早就跟老師說:老師,我不是粉筆。 從此日起下決心,我花了兩三年的功夫,最終編選了《給孩子的詩》作為送給兜兜和孩子們的禮物。以孩子天生的直覺和悟性,開啟詩歌之門,他們越年輕越好。 對於命運中的幸運而言,詩歌正如點燃火炬——在某種意義上,詩歌之光照亮突然醒來的人。 北島 2014年4月7日 -- 在風中飄 作者:鮑勃•迪倫 翻譯:張祈 一個人要走多少路 別人才把他稱為人? 一只白鴿要飛越多少海 才能在沙灘沈睡? 炮彈要發射多少次 才會被永遠報廢? 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風中飄, 答案就在風中飄。 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大海淹沒? 一些人要生活多少年 才能獲得自由? 一個人要轉多少次頭 還假裝什麽都看不見? 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風中飄, 答案就在風中飄。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見天空? 一個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聽到人們的哭聲? 在他知道太多的人死去前 有過多少死亡發生? 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風中飄, 答案就在風中飄。 以上,選自詩集《給孩子的詩》 背景音樂 曾經 / 范宗沛 Blowing In the Wind / Bob Dylan 題圖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公眾帳號:逸事 WeChat ID: escapeinto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