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传统节日的文化真味》

《留住传统节日的文化真味》

2017-07-03    09'25''

主播: 谢子善

66 0

介绍:
留住传统节日的文化真味 □林轩鹤 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天又是中秋了,你将如何度过这节日?答案必然是五花八门,出门旅游,参加婚宴,走亲访友。可是,这些又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那就是过节的文化韵味。 几千年来,中秋节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大概在周朝,人们就在每年中秋这一天祭拜月亮,叫做迎寒。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负载着悠久的神话传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这是一个传统节日能够传承数千载,能够生命力顽强的根本原因。中秋节真正让人魂牵梦萦的,是团圆的主题,是亲情的召唤。这,是中秋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所拥有的最核心的文化密码。数千年来,月缺月圆唤醒天下苍生的思念之情,皎洁月色引发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明月高悬成为天涯游子的精神依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医治游子怀乡忧伤症的良方。 一轮明月,两般情致。现在的中秋,已迥然于千百年前的那个中秋,正在朝着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在精神文化层面上逐渐迷失。中秋似乎只和一盒月饼有关,只和一场筵席有关,只和一次旅行有关,中秋变成一个送礼和消费的时间标志。当我们坐在灯火辉煌的酒店里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有几个人会在乎窗外皎洁的月亮?当孩子坐在香味扑鼻的西餐厅吃着汉堡喝着可乐,笑语盈盈,有几个长辈会给孩子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吴刚伐桂的传说?当中秋节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商家的狂欢节,莺歌燕舞,又有几个人说得出中秋的传统习俗? 时代的步伐永不停歇,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不仅仅是中秋节,重阳、端午甚至春节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节日越过越精致,文化越来越苍白;节日越过越时尚,文化越来越失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东西被打上了“功利、实用”的色彩,社会整体的浮躁让人们无法静静地去品尝传统节日的文化真味。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断裂后的表现。在新的时代里,传统文化应该在传承中有所发展。但是,一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是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演变而形成的,虽说在不同的时代其形态所有不同,但其本质是不变的,比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对祖先的敬重、对亲情的珍视,这些文化内涵和情感需求,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它最朴素而又最永恒,它最简 单而又最深刻。传统节日在我们记忆中难以忘怀的,是给我们带来温馨、感念与祥和。正如历史性的古建筑文明是无法用新的立体架构去代替一样,传统节日的人文精神也是无法用物质价值来衡量的。就拿中秋来说,其之所以未曾随着时间的冲刷而掩埋于岁月的尘埃之下,在于它以家庭为主体、以国家为载体、以和谐为基调、以共享为福祉,成为流转着家国情怀的心灵磁场。 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回归需要人们内心的平静。在熙来攘往的生活中,传统节日依然是我们的“感情中枢”:一方面连接着不老的家园,一方面连接着嬗变的时代。中秋,思念的心情是那一张张风尘仆仆的票根,团圆的暖意那一副副品茗赏月的笑脸。在流水潺潺的宁静乡村,在霓虹闪烁的繁华都市,倦鸟归巢,亲情回家,人们收获同一份情怀。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色,是传统节日的灵魂,她让一切有关慰藉与思念的情愫,在中秋之夜变得那么纯粹而皎洁。 (发表于2013年9月18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