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个章节我们谈到了:诗词是有生命的,格律是它的骨架,文字是它的血肉,而中间的内涵则是它的气息。那么,既然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它也就会有自己的性格,在此,我们称之为诗性。
诗性象水,它是流动的;诗性象火,它是明亮的;诗性象木,它是生发的;诗性象土,它是包容的;诗性也象金,它是刚毅的。它既不单纯是理性的,也不单纯是感性的,而是两者的融合与转化。
西方人在谈论到情商与智商的时候,常常将两者分开来研究,所以从他们的教育模式当中培养出来的人群中常常会看到高智商而低情商、甚至高分低能的不平衡现象。而传统中国教育中注重感性思维的培养,这也许很难培养出一位高端的科学家,但是却可以培养出许多具有完善品格的人。并且历史也向我们证明了,人的高情商是可以带动智商的发展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科学家会迷恋于艺术,比如从音乐当中去获取科学的灵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音乐或者美术的天赋的,对于这两项艺术的学习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更需要时间。对此,诗词这项既廉价而又高雅的艺术形式就成了许多文人陶冶情操、排解自我的方式。因此,在众人的选择之下,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断被淘洗,并越来越完善。
诗词的入门门槛可高可低,从打油诗到严谨的格律诗的都有,因此不管是来自于什么阶层的人,只要感兴趣就可以入手。但不论如何,诗词的本性是没有变的,并且它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写作它的人。
因而,并没有人创造了诗词,而是我们发现了诗词,并利用了诗词罢了。诗词是温柔的,它总是在我们失意的时候,抚慰着我们受伤的心灵;诗词也是冷酷的,它会在我们骄横跋扈的时候,背我们而去。它属于任何人,但同时也不属于任何人。它或许只属于月亮、属于风、或者属于一颗残碎的心……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诗词从未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忘记了、或者厌倦了它的陪伴。
现在有许多家长们想尽办法地想发掘孩子的潜能,想尽可能地开发他们的情商和智商。其实何妨让孩子们去学写诗呢?我们相信,一个热爱诗词的孩子,他是善良的、是有才思的。学会了诗词,不仅仅学会了许多道理,并且还有了许多忘世之交,他们会引导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的孤独、解答孩子的困惑。
全人类有一门共同的语言,它不是英语或是汉语,而是“诗”的语言,它是我们共通的情愫和生活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