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心”

浅谈“诗心”

2018-11-26    04'29''

主播: 和世璧·TCM

153 1

介绍:
不论是诗情也好、诗意也罢,其都是来源于诗心,所以今天我们还需要来探讨一下它。 诗心既是指诗人之心,亦是指一首诗词的中心之意。叶嘉莹先生曾说:“诗人要以天地为心。”也就是说:诗人要从世间万物中去获取写作的灵感,而不是凭空想象、捏造是非、无中生有、矫情造作! 前人说:悲愤出诗人;又云:不平则鸣。其实二者同出一辙。诗心过满则愤、不足则悲,而这两者都是不平之态。 那么,诗词的种子究竟是从怎样的一颗心中萌发出来的呢?对此我们可以从字音上来探讨:诗者,思也,我们发现许多的诗中都是寄托着思念之情;诗者,失也,我们也感受到诗中所描写的很多事物都是即将逝去之物;诗者,誓也,诗中的许多话语千古流传,成了恒古不变的誓言。而诗者,又为史也,它记录着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人们的情感节操,将转瞬即逝的光阴转化成了历久弥新的精神。而诗人常常就是怀揣着这些诗心进行诗词创作。 杜甫的诗心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李白的诗心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心是诗人诗风的重要根基,诗心不变,诗风长存。我们可以从一首诗的许多地方看出诗心,比如诗眼、设韵、取意、用法、布局等等,但这中间最突出的还是诗眼,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它,一览无遗。 因此,诗词写作到了后期阶段,需要进行炼字。我也常常和我的诗友们说:“诗词,字数越少越难写。”这是由诗词“文简意繁”的性质所决定的,就像是从古筝到古琴一样,古琴的弦更少,但是其中的意蕴更为深厚。而在字词的推敲过程中,我们尤其需要把握其意思的轻重缓急。 “修诗,亦为修身”,对此我深有体会。这也是古人为什么如此爱好格律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没有杜甫的“国破山河在”,没有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去挖掘诗词当中的哲学内涵,借诗词以探道,借诗词以立身。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会写作诗词的人工智能机器,其写出的诗词骗过了许多专家的眼睛。这也让我更深入的去反省什么是诗词?它不仅仅只是文字上的风花雪月、花鸟虫鱼,更重在诗心!
上一期: 风起时
下一期: 慎谈诗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