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啦!灶王爷吃糖瓜了吗?

过小年啦!灶王爷吃糖瓜了吗?

2021-02-04    10'12''

主播: 格格👆🍊

302 1

介绍:
过小年啦!灶王爷吃糖瓜了吗? 原创 玉荷  今日小年,您那里年味儿足吗?春节您打算怎么过呢? 今天的习俗是什么呢? 辞灶,也叫过小年。 年二十三这天晚上,摆上糖瓜、柿饼、软枣等甜品,供奉灶王爷。 相传,在那浩渺无边、非常遥远的天上,有一个咱们人类用眼睛看不到的天庭,上面亭台楼阁、殿堂林立、金碧辉煌,有很多很多的神仙,他们吃山珍海味,饮琼浆玉液。天庭的最高权力者是玉皇大帝。灶王爷就是受玉皇大帝指派,专门到人间掌管各家各户灶火的一个神仙,每年的年二十三这天,要到天上去开会,给玉皇大帝汇报各家各户一年的情况,玉皇大帝将根据各家的表现,降祸或赐福。之所以供奉甜品,就是想让灶王爷到天上后,在玉皇大帝面前甜言蜜语,多说好听的话。而这些甜品还都是黏的,为的是在灶王爷汇报各家的缺点时,把他的牙黏住,让他说不出话来。 对此,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中曾写道:“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黏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民间有一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说,就是由辞灶得来的。挺好玩的吧? 供奉的灶王爷其实是一张木版年画,套色印刷在宣纸上,上面很多神仙,中间那个最大的就是灶王爷。他慈眉善目,胖乎乎的,感觉像一位亲切的老爷爷,一点儿都不像我们村西神庙里的那些,面目狰狞,叫人挺害怕的。 年画一般不是潍坊杨家埠出的,就是天津杨柳青出的,再就是苏州桃花坞的,偶尔也有其他地方的。贴在灶房里。每年一进腊月,就有到村里卖的了。卖灶王爷不喊“卖灶王爷”,而是喊“请灶末了”。背着一个大包袱。进村找个避风朝阳的地方,揭开包袱把灶王爷摆出来,袖袖着手,等待听到喊声或路过的人来买。 包袱里不光有灶王爷,也有《福寿三多》啦、《五子夺莲》啦、《四季花开》啦、《门神》等别的年画,花花绿绿,非常好看。木版年画的特点就是颜色鲜艳。有打算买灶王爷的,过来看看,相中了,仔细卷起一张,然后交钱拿走。交易中忌讳讨价还价,可能以为既然灶王爷是神仙,那么对神仙进行买卖,而且还讨价还价,属“大不敬”,玷污神灵。不过年年都买,彼此都知道价格。 辞灶时,要把旧灶王爷从墙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放在烧纸中,在供品前烧掉。一同烧掉的还有一张画了匹骏马的烧纸,意思是让灶王爷骑马上天。最早我爷爷活着时,爹说曾专门有一张颜色已经黄旧、不知用过多少年的灶马画,辞灶时取出来挂在灶王爷旁。结束后再小心卷好,放进一个匣子里搁起来,留着第二年辞灶时再用。 后来灶马画没有了,也没有卖的了,见不到了,每逢辞灶时,改为爹自己在烧纸上画一匹马代替。灶王爷年二十三到天上去了,什么时间回来呢?年三十。这天黄昏,把新灶王爷贴到灶房墙上旧灶王爷那个位置,还有一副对联,一般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界带福来。顶上贴上萝卜钱。然后摆上供品,点上烧纸,磕头恭迎,其中一张烧纸上要画一顶轿子烧掉,意思是让灶王爷再坐轿回来。 讲究挺多的吧?这是咱们中华民族过年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尽管各地在辞灶的一些细枝末节上千差万别,但总体都是一样的。不过那时候,我们小孩子最关心的倒不是辞灶的习俗,还有灶王爷怎么来,怎么去,是骑马还是坐轿,而是那些诱人的供品,一直眼巴巴瞅着,就是跟着爹一起磕头时,也磕一下瞅一下,生怕一不留神,就被灶王爷一点儿不剩全都吃光了。 这些供品平时我们是吃不到的,刚买来时也是不能动的,娘说,灶王爷还没有吃,人就动,灶王爷知道会生气的,那就不好了。只有辞灶完毕后,才给我们每人分一点点,让我们尝一尝。剩下的,又都放进一个茅囤子,锁在上房桌子下边的那个橱子中,留待以后再吃。茅囤子是从集上买来的,用茅草编的一个圆圆的容器,直径约二十厘米,高约四十厘米,上面一个严丝合缝的盖。但凡有点好吃的东西,爹都朝里藏,五块桃酥啦,一个脆瓜啦,两个菱角啦,等等。没有好吃的时,里面也放我们家那只芦花鸡下的鸡蛋,攒攒,拿到集上卖了,换钱称盐打油。 辞灶是要放鞭炮的,这当然没法与过年时相比,似乎只是个序曲,有待进入高潮,但还是从太阳衔山时就这家那家地响起,“噼噼啪啪”,一直到天黑透后一大会儿,才渐渐停息下来。辞灶完毕,吃饺子。热腾腾的蒸汽中,感到年的脚步确实临近了,都可以听得到那“嚓嚓”的脚步声了。 现在,进入腊月后,村街上已听不到“请灶末了”的吆喝声了。偶尔年集上还有卖灶王的,但除非上了些年纪的老人,很少有人买了。年年辞灶过小年的习俗尽管还在,却再没有那张有形的灶王爷木版年画了,岁月的更替,时代的变迁,已让它不再是贴在灶房的墙上,而是转身成为咱们国家的一个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