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真的能让人快乐吗

“娱乐至死”真的能让人快乐吗

2023-06-10    11'41''

主播: 格格👆🍊

307 1

介绍:
“娱乐至死”真的能让人快乐吗 近些年,“娱乐至死”成为舆论场上的一个热词,不少人将其作为人生信条,认为“人生苦短,就应该及时行乐”。 一些流量明星背后的运作团队和商业平台深谙其道,通过商业包装和炒作,迎合网民的猎奇心理,让原本鸡毛蒜皮的丁点事情频繁上热搜。还有的为了博取眼球甚至铤而走险,公然挑战主流价值观,违反社会公序良俗,最终酿成大祸。近期笑果文化旗下艺人House演出中的不当言论引发出的系列后果,便是一个惨痛教训。 这不禁让人思考,“娱乐至死”可以拿来当作挡箭牌吗?那些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真的能让人快乐吗? 一 “娱乐至死”这个词最早由媒体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他曾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表达过一种担忧,当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可以让人的文化精神枯萎。 进入“万物皆媒”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泛娱乐化”倾向变得越加明显。有人说,追求娱乐是人类的天性,享受娱乐是人类的权利。的确,娱乐本身并没有罪,但如果有一只无形的手试图将我们束缚在“娱乐至死”的罗网之中,就必须引起每个人的警惕。 在碎片化信息的轰炸和视听快感的裹挟之下,“娱乐至死”就像是互联网布下的“甜蜜陷阱”。只要手持一部手机,连上网络,在公交车上、在办公室里,甚至在马桶上都能获取各种各样的娱乐信息,让人长时间停留在媒介的“幻觉”里。这种低成本和泛滥化的特点,使得一些人慢慢滑入情绪化的漩涡,距离理性越来越远。 客观而言,高强度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给人们带来了有形或无形的精神压力,娱乐成为很多人逃离现实、转移焦虑、纾解压力的一种方式,这也可以理解。特别是一些青年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生活落差,也一定程度让他们拒绝严肃话题,转而通过娱乐来疗愈生活。“这些严肃话题和理性思考,和月薪三千的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等论调,成了当下一些年轻人惯用的句式。 然而,如果将娱乐当作报复性狂欢,认为凡事皆可娱乐、时时都要娱乐,把娱乐奉为圭臬,丧失底线地制造娱乐、追逐娱乐,恐怕就会掉入“娱乐至死”的陷阱了。 任何一个娱乐商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往往都能找到资本的影子。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引眼球、赚取利润,一些娱乐产品逐渐滑向媚俗化和极端化。有的甚至借“娱乐没有限制”“审美绝对自由”“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等说辞,远离或消解主流价值观。 算法技术的广泛运用,更是编织了一个个“娱乐茧房”,使得人们长期沉浸在“娱乐至死”的泥沼中难以察觉,不自觉成了被娱乐行业“圈养”起来免费贡献劳动力的人,沦为“娱乐至死”的附庸。 二 娱乐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给生活加点“糖”本无可厚非,但“泛娱乐化”“娱乐至上主义”则属于过犹不及,而且它们所带来的“快乐”,到底是不是我们内心深处想要的快乐? 离地三尺的欢愉,会让人忽略真实的情感与生活。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中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现实中,有的人将过多时间精力放在了娱乐明星的花边和八卦上,而不是作品本身。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那些娱乐明星日常的“花絮”并不真实,它完全游离于常人的现实生活。 不仅如此,蜂拥而上的狂热,会将人群置于非理性状态,以至于舆论场上频频出现粉丝群体之间相互攻击,“骂战”此起彼伏;有的则进行非理性消费,推高娱乐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与此同时,这也极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无限挤占那些实力派演员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甚至出现一些网友所说的“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抵不住一个爱豆文化”的怪象。 在“娱乐至死”价值观驱使下,一个人的追求便开始从精神世界的充盈转向感官欲望的刺激,延时满足转向即时满足,“主动觅食”转向“等待投喂”。这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单向度的短暂快感,却也失去了那些深层次、多维度的快乐。 比如,鲁迅的幽默是入木三分、深沉凝重的,老舍的幽默是充满人情味、让人泪中带笑的,钱钟书的幽默是妙语连珠、举重若轻的。阅读这些作品,或捧腹大笑,或会心一笑,但都能给人以持续的思考和人生的启迪。 而那些快餐式的“段子”、抖机灵的“包袱”、批量生产的“爽文”,思想承重并不高,浅薄廉价的快乐让人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那些玩世不恭的态度,则会消解崇高的意义,带来价值观的虚无。 有人说,当下一些人“信仰”缺失或不清,“泛娱乐化”或许就是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有的秉持“颜即正义”“萌即真理”,在一次次“指尖投票”中抽空内容、剥离思想、解构意义;有的口口声声“认真你就输了”,不断向下试探底线,甚至“穿越”“戏说”“恶搞”中华民族历史;还有的在潜意识中影响着青年群体的人生态度,扭曲他们的社会心态,滋生“躺平”“佛系”“积极废人”等错误思潮。 凡此种种,都在给整个社会的人心走向埋下危险的种子。 三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万物皆媒时代,如何找到自己的方位和价值,防止“娱乐至死”的取向侵袭我们的生活,是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不论媒介形态如何变化,我们都应保持一种理性思考的能力。 特别是面对互联网上信息的狂轰滥炸,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不被外界所“绑架”,不要成为信息的“奴隶”。每一次“点赞”“转发”“评论”之前,内心多打几个问号,不让自己在众声喧哗中随波逐流,这样才能在这个时代安稳自洽。 虽然当今互联网是个“大杂烩”,但是好作品、好故事并没有消失,它们一直都在。有人善于发现,进行“信息严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还有人被“海妖的歌声”所吸引,明知前方是一片电子荒原,但就是停不下来,导致越刷越空虚。所以,不妨试着去探寻那些真正值得品味的好内容,用它们去填满自己的精神世界,让那些低俗无聊的内容无缝可钻。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才不会因为过度娱乐化而陷入信息迷途。 每天忙忙碌碌,谁不需要一些娱乐活动呢?或许有的人会抱怨当下各种不如意和焦虑感,但越是如此越应该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真善美。我们要追求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更为深层持久的快乐,而不是把快乐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脱离现实生活。 我们需要娱乐精神,但一定要有“边界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基本底线都不能逾越。 什么是积极向上的快乐,什么是使人堕落的快乐;什么是发自内心的笑声,什么是低级无聊的趣味;哪些话题可以“玩梗”,哪些问题不容戏谑……这些都应该刻在每一位娱乐从业者的灵魂深处。积极塑造和引导主流价值观,为当下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是娱乐从业者必须担当起来的社会责任。 如果不断试探底线、越过雷池,那么“娱乐至死”就成了“娱乐致死”,也会毁掉那些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