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五行养生指南📖五色五味五脏五音五液五季...怎么都是五啊?

33. 五行养生指南📖五色五味五脏五音五液五季...怎么都是五啊?

2024-11-29    28'41''

主播: 野生抚育

7804 133

介绍:
【Show Notes】 一、引言 00:26 古人洞察自然,以 “五” 为纽带,关联万物。用春木之荣、夏火之盛、长夏土厚、秋金之肃、冬水之藏,类比我们人体的脏腑机能,借五色“青赤黄白黑”辨脏腑气血,凭五音“角徵宫商羽”调五志“怒喜思悲恐”,用五谷饮食来养周身精气。 本期节目就将这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养生体系拆解开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五行养生的理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图片] / 二、轩辕帝与岐伯的对话,清晰诠释五行生克、五位、五色、五脏、五窍、五味、五畜、五谷、五星、五音等等类目之间的关系 01:04《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原文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详细解释 五气和五臭 谿:一半是溪,一半是谷,肉之大会名曰谷,肉之小会名曰溪 / 三、五行:木、火、土、金、水 05:24五行首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 南方生热,热生火…… 中央生湿,湿生土…… 西方生燥,燥生金…… 北方生寒,寒生水。” 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四行不是六行?五行来源于基于洛书河图的四象。 五行的正确顺序 四象出自《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五行相克,金克木:斧子砍树;木克土:植物破土而出;土克水:堤坝挡水;水克火:灭火;火克金:火熔化金属为金水。 [图片] / 四、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09:49《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详细讲解 长夏是什么? 长夏与三伏天的冬病夏治 / 五、五音:宫、商、角、徵、羽 12:52 属于脾的音阶:宫音,五线谱中为“do” 属于肺的音阶:商音,五线谱中为“re” 属于肝的音阶:角音,五线谱中为“mi” 属于心的音阶:徵音,五线谱中为“so” 属于肾的音阶:羽音,五线谱中为“la” 五音疗愈音频合集 / 六、五味:酸、苦、甘、辛、咸 17:53《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酸收 苦坚 甘缓 辛散 咸软 / 七、五液:泪、汗、涎、涕、唾 21:38《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泪为肝之液 自汗与盗汗 唾与涎的区别 鼻涕颜色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 八、五脏:肝、心、脾、肺、肾 26:00《黄帝内经・素问》第八篇・灵兰秘典论: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脾者,仓廪(lǐn)之官,五味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背景音乐】 《空山·野马》---Bethybai/AT.H 《青梅》---漫夜星 《飞升》---聲無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