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幼教之声,传递爱萌之爱”,亲爱的幼教同仁,大家晚上好!这里是爱萌贝贝儿童社区每晚9点的《幼教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刘晓红昨天我们的主播带大家进入了芬兰,了解了芬兰的现象教育法。今天我将带领大家 深入了解芬兰教育的精髓 “现象教学法”到底是怎样培养学生的“横贯能力? 近年来,由于在世界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能力测评(PISA)中的卓越表现,芬兰教育引起世人瞩目。这个处于北欧一隅、并不为多数国人所熟悉的神秘国家,也成为中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芬兰新课改的背景“芬兰教育颠覆性改革”的作者初衷或许是好的,想向国人介绍芬兰正在进行中的课程改革和相关的创新理念。可能在参考外文信息的时候,只看到了个别(有片面性)的报道,而没有详细了解芬兰的课程改革,更缺乏对芬兰教育管理体系的基本了解。 简单来说,横贯能力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能力而言,指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需要具有的通用能力。它不等同于知识或能力,属于综合素养的范畴,包括价值观、态度、意愿在内的面对具体情境的综合表现。这种能力跨越学科界限,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以保证学生能够面对个人发展、学习、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需求。 有了这些了解,就比较容易地进行分析了。新课改改的到底是什么?根据芬兰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芬兰新教改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第一,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确保芬兰孩子和年轻人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环境也能保持优势,同时学校要致力发展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方法。第二,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外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课改的一个具体目的,是创建优化的学校学习环境和工作方法。除了教室和学课改的一个具体目的,是创建优化的学校学习环境和工作方法。除了教室和学校的环境,学生也要进入其他的学习环境,例如走进自然、访问博物馆和公司等。游戏和其他的虚拟环境也应该更多地被认可为学习环境。新技术在学校常规教学等活动中应发挥更显著的作用,以便学生更容易地选择和进入他们的学习环境。第三,为适应新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和课时分布进行必要的调整。基础教育法具体规定教学科目和课时分布。例如,社会学习和语言课程要在更低年级讲授。这些科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了更新,以贴近当今社会和体现未来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第四,在所有科目的教学中都要加强七大未来横贯能力的培养。国家核心课程规定横贯能力的培养目标,而市级政府和学校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对这一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定义。新课程描述了七种横贯能力,分别为:1)思考与学习的能力;2)文化识读、互动与表达能力;3)自我照顾、日常生活技能与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4)多元识读(Multi-literacy);5)数字化能力(Digital competence);6)工作生活能力与创业精神;7)参与、影响并为可持续性未来负责的能力。第五,学生要熟悉编程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提升学生掌握ICT能力的机会,在教学和学习中更多地应用技术。例如,编程应融入到数学课教育目标中,学生应在更低的年级学习编程基础。第六,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多学科学习模块。每一所学校在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跨学科的学习模块,包括主题活动、现象学习和实践项目等,需要学生综合不同课程的知识,从不同科目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学生也要参与到多学科学习模块的计划中。第七,在较低年级开设更多选修课。艺术和实践性的课程也列入到选修课,但由市级政府和学校决定具体课时数、课程内容和开设年级等。第八,开展多样的学习评价。第八,开展多样的学习评价。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学习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通过评价来引导和促进学习。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信息必须经常反馈给学生和他们的监护人,并且反馈信息要多样、多维度,不仅仅是成绩报告的形式。第九,学生和家长要熟悉所在学校的课程体系。学生和他们的监护人都必须了解学校的课程,这使得监护人有可能更有效地支持孩子的学习,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计划和实施。家庭和学校间的有效合作可以改善学生、课堂以及整个学校社区的安全和健康发展,这是为学生铺垫成功学习之路的关键。好了,今天的专题就到这里了,听了本期的专题不知道大家否有所收获呢?在这个忙碌的时代里,每天5-10分钟的听书,助我们一同成长。欢迎大家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见解,我们明晚九点再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