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用“灰度思维”去思考问题
朗读:懿靖

尝试用“灰度思维”去思考问题 朗读:懿靖

2022-03-25    04'16''

主播: 懿靖

81 2

介绍:
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大致可以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第二层:懂得衡量,通权达变; 第三层:祸福转化,合作同赢。 处于第一个思维层次的人,就像一张黑白版画,清晰明了,却又严肃刻板。 处于第二个思维层次人,就像一副素描,能够面面俱到,综合考量。 处于第三个思维层次的人,仿佛一张太极八卦图,可以化敌为友,否极泰来。 而后两种思维方式,正是所谓的“灰度思维”。 明代沈万三,就是一个深ān谙“灰度”之道的人。 他年轻时做过一段茶叶生意,在新茶上市时,跟随商队去产地收购。 沈万三家底微薄,无法与财力雄厚的大商行竞争,好茶几乎收购无望。 就连与茶农谈妥的茶叶,也被更有实力的商人从中买走。 见此情景,沈万三放弃收购茶叶,将目光放在装茶的竹筐上。 他买下所有竹筐,又以高出市场三倍的价格,转手卖给有需要的茶商,最终赚得满盆满钵。 人生困局就像沈万三的“茶叶困局”,很多问题的答案,也不是非A即B。 换个思路,拓宽眼界,就会发现A与B之外,还有CDEF等多重可能。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任何黑白观点都容易鼓动人心,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或白,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不被自我认知所束缚,不将所有事情都二元对立,接受事物的多面性,也将是非对错模糊化。 尝试用“灰度思维”去思考问题,看待世界。 一个人,只有将自我认知维度放开,才能最大限度地融合过程,直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