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里忆儿时,避暑
作者:路嫚 朗读:懿靖

父亲节里忆儿时,避暑 作者:路嫚 朗读:懿靖

2022-06-19    15'17''

主播: 懿靖

151 1

介绍:
父亲节里忆儿时,避暑 作者:路嫚 朗读:懿靖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中伏,正是盛夏最煎熬难捱的暑期。那种热,就是老舍在《骆驼祥子》里所描绘的感觉。我依稀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中那个精彩的片断。 老舍先生描述的是当时京城的酷暑。农村也是差不多一样的情景。 我是从农村长大的,我害怕夏暑的热甚于严冬的寒。冬季,外面冷,可以缩在屋里,多穿衣服,围着炭炉烤火取暖。可是炎热的夏,真的没有办法,也没有地方可以躲避。 1. 三伏里,一天最热的时间段,当然是中午。即使树荫下,那地面也会烫屁股的。于是,人们都躲进屋子里。 尽管所有的窗户都打开的,却感觉不到一个分子空气的流动。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丝风的。屋内,四面隔热的土坯墙也没半点凉意。 炕上,苇席摸起来也烫手。刚躺下一会儿,枕头和背下就被汗水湿透一片。 中午饭,妈妈经常是一清早就做好了。而且,是在外面搭的凉灶完成烹炒蒸煮的。 炕上比较凉快的地方,要算是炕沿了。我家的大炕是父亲亲手拓得土坯搭建的,炕沿也是父亲用砖块垒就的。炕沿上面,抹了一层有一指厚的平滑的水泥。炕沿宽度,是一块砖的宽度。炕沿长度——我家是五间房,东屋主卧可顺着炕沿躺下三四个人。 一定要趁着炕沿 开始有些凉意,赶紧躺下来打个盹 。否则,过一会,仍然会被热醒的。 父母不让我们横在炕沿,担心小孩子睡熟了,不小心掉到地上。其实,天那么热,哪里睡的实呢? 那时纳凉,还没有电扇这神奇的的东西。奶奶和妈妈手里都摇着一把大蒲扇,为小孩子呼来一些风,还可以轰走偶尔飞来的苍蝇蚊子。不一会,小孩子睡了,扇子也会从大人们疲惫的手中脱落到身旁。 奶奶八十岁离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农村家里有了电扇,且仅有一部。她没有住过高楼,也不知空调为何物,摇了一辈子蒲扇。 一把蒲扇,在大人手里摇得很轻松。但是,在小孩手里则很吃力。因为扇面较大,兜风也大。起初,我和弟弟要用双手扇动的。 时常,妈妈在灶台烧饭汗流浃背,我们就会站在她背后,给她扇扇子。 我们姐弟几个还会约定互助互利,享受扇子生出的凉风。我们会不停地数着扇动的次数,因为替换下来的人,要如数偿还给对方的。 农村的房子,内墙使用的是土坯,外墙是烧制的硬砖。房顶糊的是泥土。因为夏季的雨水,会把泥土冲刷下去一部分,房顶就会变薄,漏雨漏风。所以,每年春天,父亲就要请来叔伯帮忙,为房顶加厚。他们把夹杂有花秸的泥巴和匀后,用筐提到房顶,摊匀抹平。记忆里,父亲兄弟三人一块干活,他是总指挥,也是业务骨干。 2. 傍晚,约么有两尺厚的泥土房顶,已经被毒辣的日头晒了一整天。 热气渗透到屋子里。那透不过气的闷热,比中午还要厉害。窗外,树梢上的叶子偶尔晃动一下 ,表明高处有一丝风掠过。屋里,仍然一丝风也进不来。 这会儿,爸爸就立好梯子,把我和弟弟几人抱上房顶纳凉。 记得,那时家家房顶的后坡都垒有矮围墙,高度基本与房脊持平。下面挨着房檐留了几个孔,并有一块瓦伸出来 。它的作用是排水,避免雨大积水。 我们几个小孩子都坐在房脊的后坡,或者躺在那里数星星。 父亲坐在离我们不远的房脊处,面向着我们。他吸着烟卷,并不说话,有时也望望夜空。 在房顶的前坡后坡,爸爸行走自如,如履平地。他不让我们到前坡走动,前坡没有横墙拦挡,担心不慎掉到地下去,那太危险了。 第一次上房顶,倾斜的坡度,我害怕的要命,双腿颤抖不敢挪步,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房顶高而空旷,八面来风毫无阻拦,自然比院子里凉快。特别是十点钟以后,凉风就下来了。这时,我们也困了。 高处风硬,夜宿房顶会着凉的。爸爸便招呼我们,将我们几个分别抱下房顶,回到屋子里入睡。 每年“十一”,农历中秋节气。有两次,父亲也把我们姐弟几人抱上房顶。这不是避暑,因为此时的晚上,已经感觉很凉了。他是要我们观看,北京那边的国庆放花。 我们的村子距首都一百二十几里远,乘火车也要一个半小时。母亲带我去过一趟北京串亲戚,年纪太小,没有什么记忆。可以在自家看北京放花,那心情自然无比兴奋。我们等啊等……好半天,父亲指着西北的方向,告诉我们:那一股子一股子的红,就是在放花呢。我们站起来,睁大眼睛使劲顺着指向眺望。我真的一点也没看到,想必我们个头太矮?虽然第一次失望,第二次又充满希望。其结果,还是与第一次一样。但是,自此后,每每登上房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朝向“十一”放花的那里 。人生中,是父亲以这样的形式,最早告诉了我——首都所在的方位。 3.早晨,六七点钟时,是一天最凉快的时候。这时,我们睡梦正香。爸爸就喊我们起床 。真的太困了,刚坐起来,一歪身又睡了。妈妈早就起来了,先是把鸡鸭从笼子里放出来,然后到院外抱柴准备做饭。爸爸也已经在自家小菜园里,开始松土间苗了。一会儿,他还要去生产队干活。 又是几遍的喊声,我们几个晕晕乎乎起来,背着筐,要到村外地里挖猪菜,割羊草了。 大人们讲,早晨趁凉快干活,可以多出活。 结尾 那时,我和弟弟都有一个幻想,就是能得到一把神扇。只需摇动几下,整个屋里很快就凉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