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川书院在我的心目当中就是一个神的存在,令我向往已久。今天当我站在绣川书院门口到时候,那种似曾相识、甚至一种久违的感觉扑面而来,以前只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的绣川书院,就在我的眼前。这里是青白江区城厢镇,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里一直都是金堂县管辖,金堂很多的历史人文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而绣川书院在金堂文化史上,甚至整个四川文化史上,都极为重要的一家书院。
今天站在绣川书院,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书院发展脉络。在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民间教育机构,属于有一定区域性的地方教育组织,现在大家比较公认的是说它萌芽于汉代,出现在唐代,繁荣于宋代。结合历史来说,我们现在所说的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与汉代的“精舍”、“精庐”有一定的继承关系。那说到“精舍”,你可能就会联想到西汉时期由蜀郡太守文翁所创建的“石室精舍”,也就是现在成都文庙前街的石室中学。没错!石室精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有记载的由地方政府创办的学校,还是全世界唯一一所连续办学两年多年未有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而正是有了这样大力办学、兴学的举动,当时的蜀地才得以改变落后的面貌,才变得:民得教化,文风昌盛。以至于,东汉的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都评论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那“精舍”这种办学方式发展到唐代,就出现了书院。与“精舍”相比,书院更具民间办学特色。据专家考证,书院诞生于唐明皇时期,但其蓬勃发展,却是在唐末至五代时期,说起来这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因为各武装势力的激烈角逐,社会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很多官办的学校就因为打仗办不下去了,校舍要么是毁于战火,要么另作它用。那些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业的知识分子很多都因此失业了。不过失业归失业,这一身的抱负和理想是不可能说没就没的,至少他还面临个生存问题嘛。所以,当时很多人就隐居山林,稍微稳定一点之后,有一部分人就开始小范围再就业,重拾教鞭,模仿佛教禅林的讲经制度,开始招生办学,创办书院。大学者胡适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书院制史略》,其中就很风趣地讲到当时书院的一个特点:其教授方法,与佛家讲经相同。佛家讲经只许和尚沉思默想,倘和尚不明经理而欲请教于大和尚,此时大和尚就以杖叩和尚之头,在问者虽受重击,毫无怨言,仍俯首思索如故。所以精舍也采取佛家方法。
-------胡适《书院制史略》
胡适说的精舍,其实就是指当时的书院。学生不懂要问,老师就敲敲学生脑袋,然后让人家自己去琢磨,这样当老师也太容易了嘛。不过确实可以看出,当时的书院制度还不太完善。那到了宋朝的时候,书院制度就更加成熟和进步了,由此也开始对教育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范仲淹、朱熹这种大咖都在这些书院讲过学,当年这些书院都是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文人学士,可谓盛极一时。
那在四川,书院一词最早出现在蜀汉时期,包括我们之前在讲金堂云顶山的时候也提到过,云顶山上的慈云寺里面就有一处石碑“汉后帝读书处”,这可能就是当时一处皇家书院的雏形。那到了宋代,四川书院依托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发展更为迅速。当时在省会成都,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院为主的学术中心,叫做沧江书院。能在沧江书院授课的,那都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化大儒,这些人被称为“二江九先生”。“二江”很好理解,应该就是府河与南河,它们所交汇的合江亭就是书院的所在地;而“九先生”说的就是当时著名的九位文化领军人物。据当时的史料记载,每当名师授课之时:“肩摩袂(mèi)属,谒[yè]无留门,坐无虚席,爨[cuàn]
无停炊”这也就是说,只要这位九先生来讲学,四川的学子们都是摩肩擦踵的赶来听课,门都挤破了,地上也坐满了,甚至连供应饭菜的炊事班都根本停不下来。由此可见,当年四川地区的文化事业和学术氛围有多么给力了。自沧江书院以后,宋、元、明、清,四川一直都有非常优秀的书院,比如在清代,成都城区内就曾有四大书院:锦江书院、墨池书院、芙蓉书院、潜溪书院。到了同治时期的时候,更是出现了四川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尊经书院,它就是今天四川大学的前身。而与此同时,在成都的郊县,当时同样也有很多出名的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比如崇州的崇阳书院、温江的万春书院、彭州的九峰书院、郫都的唐昌书院,还有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金堂绣川书院。说起金堂县境内书院的历史,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1012年的北宋时期,距今已经1000多年了。《金堂县志》里是这么说的:“北宋大中祥符五年,任命怀安军鹿鸣山人黄敏为本军助教,掌管白神山书院,此为金堂有书院之始。”
-----《金堂县志》
这段话得稍微解释一下。宋代的时候,今天金堂这个地方是一个军事管理区,叫怀安军。那从这段文献可以看出,当时驻扎在这儿的军队可不只是操练兵马,还想着怎么办好教育,于是创办了金堂历史上的第一个书院,白神山书院,并由军方的人来亲自掌管,由此也可见当时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到了元代,金堂县依然有着关于书院的文史记录,后人在一座石碑上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元置灵雁山书院于赵镇南山之麓”。看来在草原文化背景的蒙古人治下,汉文化本身依旧是在发展,自身的传统和积淀依然在生根发芽。那么,元代之后的明代,在金堂城厢镇的西边,出现了一个由退休官员们自发创办的学堂---金堂书院。而这些退了休还在发挥自己余热的官员们,对于办学这件大事,依然秉持着古人对于教师行业严苛的选拔标准。其中明文规定,书院的老师必须是“有硕行道艺者主讲之,名曰山长。”就是说在金堂书院任教的人,首先必须是品行端正,有高深的学问或者是精湛的技能,这样的人才能作为书院的负责人、主讲人,就可以成为山长。那有了这样的严肃认真的办学态度,再秉承着儒家传统的治学精神,金堂书院在那个时代就代表着整个金堂文化的最高水准,也是当时金堂县境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
接下来就到清代了,湖广填四川后,四川的经济和文化活力渐渐恢复元气。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四川的书院体系又迎来了自己一个辉煌的时代。特别是到了雍正时期,朝廷开始诏令省城设立书院,并赐金千两,作为政府办学的专项经费。于是,整个巴蜀地区官办书院大增,全川共建书院394所。而仅在成都地区,就大力兴办书院21所。前面我们提到的几所成都城区的著名书院,都是在这一时期兴建的。而金堂的高等学府金堂书院,在清代康熙年间,也进行了改建,搬到了现在城厢镇的明教寺旁边,更名为金台书院。然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乾隆年间,金台书院再次扩建,就连书院旁边的明教寺也非常大度地拿出部分土地,来支持本地的教育事业。而当时的金堂知县张南瑛,他本人也是举人出身,对教育事业也非常重视,舍得投入,出巨资将书院修葺一新,又因为书院附近有一条绣川河,所以将金台书院更名为绣川书院。
嗯,这就是绣川书院的一个大概建院史,怎么算,也有几百年的光阴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天,绣川书院依然静静地矗立在这里,虽然它已经失去了它原先的办学功能,仅仅是作为昔日书院的遗址而存在着,但看着这斑驳的墙壁和石阶上青青的苔藓,我们还是不难想象,曾经就在这里,有着郎朗的读书声,还有着那不苟言笑的先生与夫子。好了,今天的《和美金堂》就到这里,下周四我们继续为您讲述绣川书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