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那一定是你,
我听到了,
那手工的绣花布鞋
踏在地上的声音。
从襁褓时开始就听着……
2004年,儿子赵占英牺牲20年后,76岁的老母亲赵斗兰第一次前往烈士陵园。
裹着小脚的她在儿子的墓前失声痛哭,照片感动了所有人。
然而,一直在烈士陵园等待妈妈的何止是赵占英。
家里的一抔土,村子池塘里的水,母亲成玉枚觉得那是带给儿子沈正军最好的礼物。沈妈妈觉得,儿子在祖国最南端的那片红色的土地上会水土不服。
儿子入伍仅仅3个月,母亲成玉枚收到了阵亡通知书。
那是在1983年4月16日上午,年仅20岁的儿子沈正军参加部队的815行动,敌军的一颗炮弹落到了阵地上,炸碎了一个年轻人的梦,也炸碎了一位母亲的心。
成玉枚是湖南株洲人,儿子牺牲后,她一直想到南疆看望儿子,可是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自己又患有心脏病。
位于边境线上的广西那坡县,对她来说太过遥远。
湖南省民政厅得知情况后,委托一直在关怀烈士父母的龙越基金会协助沈妈妈完成这个心愿。得知这一消息,沈妈妈很开心。
在战友的带领下,沈妈妈刚到儿子的墓前,就一下子哭倒在地,一边哭一边不停地喊着:儿啊,妈妈来看你了!
战友说,沈正军牺牲前对他说“我不想死,我要回株洲!”然而战争无情。
沈妈妈从家里带来的土和水,被洒在儿子的墓前。这让沈妈妈感到了极大安慰,她觉得,儿子终于可以安息了。
临走时,沈妈妈依依不舍,不停地回头张望。她知道,这是她第一次来看儿子,或许也是最后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