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晋源街道黄冶龙头寺母校
周新有
还未来得及品尝飘香诱人的粽子,更未顾得上思忆二千多年前的楚辞韵律,乙未端午节的清晨,我与初中同窗学友相约,一早便回到了早已心驰神往、阔别了三十五年之久的母校-------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黄冶龙头寺学校。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黄冶中学,位于古太原县西约八公里处的风峪沟腹地,坐落于龙山山脉之北、凤凰山南麓的龙头龙王庙中, 古寺重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园内树影婆娑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风峪八个村庄的唯一中心校,因:此山如巨龙横卧般,故名曰:“龙头寺”。大部分文物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遭到破损,2006年,对该寺进行修缮,历时一年,再现了它往日的容颜,此地以环境清幽、气候宜人为著称,也是休闲避暑之地。
几度梦呓,是母校您对莘莘学子的呼唤,今又重回,更使人心情激荡,再次踏足龙王庙的隧洞,我们拾阶而上 ,抬头可见“玉凰阁”楼,曾是我们的学堂。我抓起校园的泥土、久闻着你的清香,像是久别的孩子,再次回到母校您:如慈祥母亲的身旁……
倘佯于铺满砖石台阶的校园、如数家珍的犄角旮旯,以及花早树木和触摸着暗红色的泥土墙,桩桩件件都是那么的熟悉,似乎是它在闪着灵动的心,敲击着我的心房;学友们或低声细语,或阔论高谈,打开记忆的闸门,细数着懵懂的年少和不曾忘却的时光,感叹似水流年的岁月和如今渐添染鬓的白发……
朦胧中记得:我们搂定过校园内合抱的松柏,采撷着“玉凰阁”楼后悬崖之上的草本植物,俗称的”红米饭“、和沁入肺腑的甘甜桑椹,槐树上飘散着的槐花香,宛若昨天发生的一切,如同过电影般……
你可曾记得?豆蔻年华的女生,头上扎着的小辫和穿着的花布衣服;舞勺之年的男生,清一色头戴着军帽,还有穿着单调的黑色和灰色的粗布衣裳?我们嬉戏于下课间、上下学的路上。寒来暑往、春秋冬夏,从家到校,一次次走过逶迤的山中路径、田野,欣赏漫山遍野的山花烂漫和蜂飞蝶舞的春色,感受过酷暑盛夏的知了鸣唱;收获的季节,偷过核桃树和枣树上的果实;隆冬的时节,堆过雪人,打过雪仗,用自制的滑冰车在沟中玩耍。女生玩过的丢手绢、跳橡皮筋和捉迷藏;男生甩烟盒、扯弹弓和推钢圈……那时的校园周边溪水潺潺、绿草如茵。翩翩而至的燕子在母校古寺的瓦梁上啄着春泥,在校园的天空,蓝天白云之下,有高飞的大雁,还有雄鹰在自由的翱翔……
你可曾知道?课桌上我们自制划定的中间线?偶而发生的小冲突,淘气的男生总是欺负女生想多占一点地方?在老师黑板上写字的间隙,丢纸条、扔粉笔头,模仿老师说话以及讲课神态的恶作剧,为此遭到老师的训斥声,常常回想在我的耳畔。
你是否知道?同学之间互借互用的铅笔和橡皮,互相争相观看的作业本和练习题?至今回味,总是那样的刻骨铭心……
不曾忘,语文班主任授课时”主语“”谓语“的分析,操着浓重五台口音的数学老师讲述着”解方程“的算术定律; 瘦弱的物理老师一遍遍细声细语的”分子“概念;化学老师的教桌上,摆放着蓝色的酒精灯,一次次做着的化学试验……。在简陋的三尺讲台上,他们都是显得那样的无私与质朴,是他们:在玉凰阁楼的教室,始终秉承着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他们撒满奉献的青春年华……
曾几何时,三间的石碹窑洞,是老师的办公室,是教书育人、也是他们耕耘不缀、批改作业和备课的地方,他们常常加班至深夜,在山峦叠嶂、静谧的龙头古寺中,在深邃的夜空中,远远望去,那灯光如同连着天际的星星般明亮。他们的德与行,如巍巍的高山,他们的知识,如大海一样的浩瀚……
现今的母校,早已物是人非,原来的校园,已成了恬静的寺院,随之而来的是虔诚的佛教徒撞击着的晨钟暮鼓,悠扬的钟声替代了昔日上下课的清脆铃声…… 回味那时温馨的时刻,空落落的感觉袭上心头,使人顿觉有无限的黯然神伤……
母校:我们又回来了,今天的相聚,是为了捡拾往日的记忆,我们不再不谙世事,频闪的相机镜头永远将我们定格在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教室----”玉凰阁“楼,也印刻在学友们的心上……
我的母校,每每想起它,总是让人怀念和眷恋,今生的情结,更使人难忘,它:既是我们人生的心灵驿站,同时也是我们筑梦开始的地方……
写于二0一五年七月一日。
(二0一五年端午节初中同学回母校有感)刊登于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