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丨让一切随遇而安

安迪丨让一切随遇而安

2016-08-31    08'34''

主播: Z雨梦

44 4

介绍:
让一切随遇而安 叶萱 不慌不忙地坚强,安安静静地盛大,终有一天,你要的时光都会给你。 某日,记者采访时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机会让你重活一次,你愿意选择哪个时间段从头再来?”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哪个都不想!” 对方惊讶了,“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呢? 因为时间倒退六年重来一回,我怕无法遇见今天这样一对可爱的儿女;倒退十一年,我怕有什么事情打岔,就错过了与阿呆哥的相亲;倒退十三年,万一考不上研究生怎么办,那可是我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三年研读时光;倒退十七年……天!想都不敢想,高考,以及此前昏天黑地的复习、模拟、冲刺,那简直是场噩梦! 记者笑了,她说:“您别这么快回答,再好好想想,从小到大,只有一次机会可以重来,您会选哪一段?” 好吧,从头回忆,我们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今天这般的模样? 小学一年级戴上了红领巾,从此不仅是个“有组织”的人,还是个被组织检查的人——逢周四我戴着红袖章站在校门口检查谁忘记戴红领巾,其余时间别人检查我。不戴红领巾要扣分,会给班级“抹黑”。所以那时候,我的书包侧兜里总装着一条备用红领巾。一个书包两个侧兜,另一个里面装着一次性雨衣。凡事要有应急备用方案,外婆在我7岁的时候就告诉了我。 读初中,家离学校远,开始坐公交车。那年那月的冬天还没有空调车,公交车上撒风透气。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站在车厢中段的位置,不需要手扶栏杆,因为自有一圈比我高的成年人会把我固定在中间。也不知道走到哪一站时,突然感觉到一只手伸过来,抵上我的前胸。我往后缩,他往前伸。我再缩一下,他再伸一点。我有点害怕,更多是厌恶。好不容易车到站,趁着人流松动,我飞快转身,那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手这才消失了。那天回家后,我披星戴月地摔了好几跤,学会了骑自行车。 读高中,数学成绩不好,咬咬牙放弃了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梦想,从零开始、背水一战转学艺术科,只为高考不计数学分;读大学,英语成绩也不咋地,但笨人有笨办法,车轮战背单词最后竟然比研究生英语分数线多两分;不是名牌大学、强势专业,平日里只能多在相关行业实习积累成果,基本没休过完整的寒暑假。 工作了,费好大劲适应工作岗位,时刻谨言慎行,但仍不乏纰漏,随时可能被骂得狗血淋头,然而再狼狈也要先收拾好烂摊子;结婚了好像很多人都会遇见婆媳问题,有了孩子很多人都在忙着跟小豆丁斗智斗勇…… 没有谁是天生就有梦想、天生擅长查漏补缺,更没有谁从来都是一帆风顺。我们走到今天,一定是披荆斩棘、身经百战。 我是脑子进水了才会想要重来?! 记者感慨说:“您一定是个幸福感特别强烈的人,因为只有对现状超级满意,才不会选择任何一个阶段来重活一次。” 超级满意吗?似乎也不是。 我不太满意目前的居住环境:开放式小区,有人在楼下花坛里圈养了三只羊,还有人在门前甬路上放养了一群鸡,到夏天的时候,缭绕的气息实在很销魂。 我也不太满意目前的工作区域:学校离市区太远,自驾车往返一次九十公里,路费成本近百元,时间成本近两小时,坐班车更久,三小时。 我还不太满意阿呆哥全年无休的工作状态、叮&咚小朋友打死不学任何艺术特长的拗劲儿、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雾霾,以及我脸上新增三颗小小的晒斑。 我要真是天天想着这些,那可真是没法儿活了。 所以,我更愿意想想怎么在自己能够拥有自主权的范围内,让那些不尽如人意的部分,变得好一点。 比如房子外部环境差,内里通过改造大可以温馨舒适一点。既然现阶段为了工作、求学不适合搬家,那么开动脑筋把老式民居打造成通透的三室一厅两卫也不是很难,关上门自成一国,坐在沙发上环顾四周心情都会变好。 再比如工作区域太远,但幸而课程并不算太分散,犯不着天天往郊区跑,总还能省出一些路上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作,也思考几个学术问题。需要走在路上的时候,会听一个有趣的音乐频道,知道了一些新歌,后来还结识了当班DJ。 至于男人不顾家,这也不是个例,反正我自己也挺忙,没空唠叨他,偶尔遇见阿呆哥不用加班到深夜,我们盖棉被纯聊天,觉得这也是精神层面上的“小别胜新婚”…… 随遇而安。 是的,随遇而安,这个词在《成语词典》上的解释为“能安于所处的环境”,许多时候,也代表一种主观能动性——我们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承担的部分,也可以由自己来改造。 毕竟,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思想家蒙田说:“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 敢这样说的人,多是因为未曾虚度当下。 所以,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那颗心吧! 随遇而安,就是漫漫前路中,我们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