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悠悠
作者:笑脸
在大地上,一条条新公路不断地诞生,标志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大大的加快。与此同时,大地上原有的许多道路将变成古道,而逐渐被冷落乃至最终被遗忘。一条条古道有如冻僵的蛇,无法再灵动如初,无法再赫然于沙海、雪域、草地、山塬、幽谷以及阡陌纵横的田野之上。古道终将被大自然所彻底消化,虽来有踪迹,但去无影。而在有无之间的短暂时光里,古道往往最易打动人们的心怀,最能深刻智者的思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支元曲中精品,用这不能再简洁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种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种美是一种苍凉之美,是一种古朴之美。可以说,对于古道,读读这首词就让我们产生许多怀想与感恩了。毕竟在我们回望的视野之中,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史还是人类的艺术史,一条条古道都灵动和鲜活在其中。
在黄沙漫漫的戈壁里,常常会有这样的场景,旅行者在路边挥手致意,汽车嘎然停下,于是,司机载着陌生的旅行者去往同样的目的地。这是一条古道,自古就有丝绸之路的美赞。在从哈纳斯去折回的路上,因经过魔鬼城而停留了一天。清早,我们来到公路边拦车,但是要么就是呼啸而过,要么就是漫天要价。两小时过去了,终于又有一辆车停在我们身边,司机听说我们是要去巴音布鲁克时,表情先是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答应捎上我们。
去巴音布鲁克还有很长很长的路,于是我们开始跟司机攀谈起来。闲谈中得知他是回族,祖辈也曾在丝绸古道上用骆驼帮人贩运为生,现在自己搞了这台汽车跑运输,最近生意越来越好,所以现在每天都在路上跑着,在家的时间几乎很少。但当我们每次问他这趟要去的终点时,他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岔开话题,不过我们倒也没有在意。第二天,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巴音布鲁克。临别时,我们请他一起到餐馆里吃了一顿,以表谢意。晚上整理背包时,发现有他留下的纸条,从纸条上我们才明白,他为什么在知道我们要来巴音布鲁克后会犹豫一阵,为什么他的车走时是向我们来时的路途而去,因为这个中年汉子要去的目的地是伊宁,而不是和我们同路,他也完全可以在奎屯就把我们扔下的,但他没有,正如纸条里说的那样,他是古道上的人,他不会将路人随便扔下,并且在不知什么时候,他将我们头天晚上藏在他车上钱,又放回我们的背包里。那时,望着歪歪扭扭的字迹,我似乎又看到了他的汽车拖着滚滚的尘土远去的情景,古道蹒跚着,向大漠深处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