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白认识当涂》(诵读:大海)

《因为李白认识当涂》(诵读:大海)

2019-11-29    11'08''

主播: Z雨梦

108 3

介绍:
《因为李白认识当涂》 作者:江锐 从小读着李白的诗长大,摇头晃脑间觉得自己似乎离诗人很远,远有千年之遥,但又觉得离诗人很近,近在每篇诗文字里行间都已深刻脑海。诗海泛舟,以致浸染了每片草木,入心入肺。 李白的传奇,已然写入历史,究其一生,我无法了解故事的开头,不过幸运的是,千年后我离故事结局地很近,尽管这种“近”只是空间的距离。而我要说的结局就是晚年李白,某个风高夜黑的晚上,醉酒于当涂江上,一时兴起跳入江中捉月而溺亡,这就是传说中的“入江捉月,骑鲸升天”。 我很是好奇李白怎么会卒于当涂?翻开书籍才解开了我的疑惑。晚年的李白仕途不顺穷困潦倒,迫于生计投靠了他当时最为信赖的从叔李阳冰,也就是当时的当涂县令。李阳冰也不负信任,不仅提供了住所,还接受了李白所托,把李白的部分诗集整理成《草堂集》。《草堂集》这本书,记录了李白的家世和生平,也成为了后人研究李白的第一手资料。 李白不仅和当涂颇有渊源,和整个皖南也是如此。于是,我紧跟李白的脚步,用文字和情感记述了诗意连连的皖南,把当涂作为了自己皖南篇的最后一站,这其实也是一种对李白的致敬,感谢诗人不遗余力的宣传皖南,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感谢诗人! 我想能留住李白的当涂,应该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一定是山清水秀诗意飞扬,一草一木无不透露着相似的家乡四季,一定是来了就会融入生命里的好地方。翻开历史,果不其然,当涂已有2200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定名为当涂。大名鼎鼎的丹阳郡就在这里,辉煌时期芜湖、宣城都是其下辖县之一。 行政如此,他的文学盛名更是厉害。自秦代以来共有600多位诗人在这里留下了一千多篇诗文,诗人李白更是七次游历当涂直至终老于此,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等著名诗篇。北宋词人李之仪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的千古绝唱。除了文人名篇,当涂还是千字文的故乡,世上最为有名的蒙学经典《千字文》,就是出自这里。 提到当涂不能不提采石矶,这个和岳阳城陵矶及南京燕子矶齐名的地方,被人们合称为长江三矶,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被人们留下了不少传说。现在的采石矶最为有名的就是李白身故于此,有李白的衣冠冢,矶上建有太白楼,临江建有太白栈道,江景一览无遗。 正是因为李白的魅力,多年前我也携女友来过这里,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江风瑟瑟,高处不胜凉,太白亭中诗仙醉卧,笑看人间事。此景此情,颇有大江东去之惆怅,更有诗人作伴的意气风发,令人诗意顿生。 采石矶峭壁临江,山石嶙峋, 自古成为江南重要游览胜地之一,白居易、刘禹锡 、沈括、陆游、文天祥等皆来此,留下了许多诗词题赋。白居易的《李白墓》中写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天无限草连云”,更为采石增添了几分悲壮色彩。 李白死后,遵其生前“悦谢家青山”意愿,公园817年(唐元和十二年),由生前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于龙山相对的青山。青山,林木郁葱,泉水潺潺,岩壑灵秀,自此成了诗人李白的长眠地。墓前建有太白祠,为纪念诗人李白,当地每年十月都会在此举行“书香敬李白”的大型诗歌朗诵活动,现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歌爱好者。或吟或作延续这千年的诗缘,此时的当涂是诗人们的朝圣地,诗意流淌。 如今的当涂,静卧长江东岸,境内坐拥千年小镇博望镇、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护城河、横山自唐至清的石门石刻、金柱和黄山二塔交辉相映......,更有闻名天下的黄池茶干。近年随着经济的腾飞,当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最美县城,以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全国百强县,是古韵新颜的当涂城。 现在的当涂,可谓阅尽长江千帆发,在诗人目光的注视里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悠悠诗意存,写不完远方,尽在这当涂诗城。 朋友,如果你来,跟随诗人李白的脚步一览这江南小城,收获的不仅有千年诗意,更有江南水乡的盛况美景。 此景此情,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