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有所养》作者孙述考

《论老有所养》作者孙述考

2020-09-11    07'01''

主播: 远方🌆🍸

241 3

介绍:
论老有所养 孙述考 2020.9.11日7时52分一8时38分作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两千多年前在《礼记》中提出的社会标准。今天,专门论述一下“老有所养”。 人老年的时候,子女要赡养老人。这既是社会责任,也是家庭责任。人都有年老的时候。人怕老。所以,以孔孟为首的儒家思想提倡“百事孝为先”。“老有所养”,即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过去,社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养老体系,所以,养老的负担寄托在儿女身上,尤其是儿子身上。“我养你小,你养我老”天经地义,“养儿防老”成为社会普遍意识。养老观念,靠教育形成;养老行为,靠道德约束来实行。在这种普遍的社会行为中,“养老”成了每个儿子不可推卸的责任。 “养老”是社会永续存在的重要问题。人的一生有四件大事,生、老、病、死。老,是这四件大事之一。养老,是一件巨大的、系统的任务。人老年的衣食住行,生病看病,死后殡葬等等。这里面牵扯着时间、精力、经济能力和赡养态度。在传统的中国,代代都是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谁也不能埋怨,抱怨。你养父母老,孩子养你老。孩子的孩子养孩子老。这个良俗敢不敢随便打破呢?不敢!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目前,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水平还比较薄弱,整个国家承担不了社会养老这一巨大的负担。所以,当下社会企业运作的养老机构能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养老的任务?不能。所以,社会只有一小部分人具备享受社会养老的条件,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尤其对广大农村来讲,随着农村城镇化,广大农村,人们不再重视农业,青年人纷纷入城打工,或者永久入住。村子里剩下老弱病残留守农村。老人与子女远距两地,老人老年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普遍的难题。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养老是这个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永远绕不过去,必须重视、面对的话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发展创新农村经济,回流广大的“打工潮”。让农村外流者在农村各种利好的吸引下,重回农村,安居乐业,重新回到老人身边。重新恢复“赡养老人为荣,不赡养老人为耻”,把社会村级各项福利与养老服务态度紧密挂钩。重新回归儿女养老良俗,是目前,整个国家与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至于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这必须依靠社会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