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了一百年的诗》
孙述考
2016.12.13日15时10分一16时46分作
从1916年新文化运动开始至2016年,前后恰恰一百年,整整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中国现代诗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兴奋走向迷茫,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模仿走向创新。作为当初一个新的事物,夹在历史的洪流中,波荡起伏,滚滚向前!
倘若把现代诗比喻成一壶茶,那么这壶茶整整煮了一百年。对一壶真茶,煮一刻中,也该煮去了苦涩。但对一种文学上的体裁现代诗来说,这一百年仿佛还不够,还远远没有煮出这壶茶的醇厚与芳香,远远没有让品茶者因为品尝到,从唇缘到舌尖,一直沁入心脾,直击灵魂,引起思想深处的那份欣悦与快感。
现代诗到底怎么了?这里面隐含了哪些苦衷与酸涩,经历了哪些苍桑与坎坷?这成为诗人们经常的拷问,也成了社会人们心中的一个百年之迷!
读过五四时期现代文学的人们和诗人们或许还依稀记得胡适的《两只蝴蝶》,还依稀记得新月派诗人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还有戴望舒那首《雨巷》、闻一多那首《死水》等等。这场运动,仿佛是一场及时雨,把被西方文艺思潮浸染了的五四青年从头到脚打湿了,溅了一地的诗雨,灿烂了当初文坛,给一个古老的、曾经在格律诗上号称是一个泱泱诗国的大国当头一棒!五四新青年与古诗决裂了! 与中国新诗运动同时,美国青年也发起了新诗运动,要求摆脱英国文化传统的束缚。唯有一个人说,现代诗,给我一百块大洋,我也不看!这个人就是***。一个同样出生在清末,成长在五四时期的青年才俊。他说到做到,他在他的百年生涯中,给古体诗词赋予了新的内涵,让古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他的诗可以说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妇孺耳详。可以说从唐诗宋词以后,人们对现代诗人的诗词的热爱尚属首次,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开国领袖,他的《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大气磅礴,迭荡回肠。新文化运动,把现代诗推向了新的历史舞台,但最终结果,还是没有唱成独角。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现代白话诗,是为了挣脱束缚,寻找自由。那么,中国进入八年抗战、四年内战、土改、十年**这段将近四十年的民族反抗侵略、争取解放、谋求民主的过程,中国现代诗无疑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烙印。当诗人的心灵融进了时代的大潮时,现代诗歌趋于了平庸,失去了当初五四时期那阵急雨的痛快淋漓或缠绵悱恻。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成为了民族求存时期的一种救国工具,唯有如此,它才会在当时那民族救亡时期发挥诗歌的价值!诗人的独立性格只能给时代让路。
中国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中国又掀起了一阵诗歌狂潮。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又次与西方文艺思潮碰撞的结果,是一次青年人对生活的觉醒。这次诗歌的返青,出现了汪国真热,但在八十年代末这股诗潮基本终结。终结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浪潮的崛起,让人们有意无意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卷入了这次拜金主义大潮。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人们对心灵的反思被对物质的巨大诱惑所冲击。诗人在光怪陆离中迷失了方向,现代诗歌面布灰尘,与人们的世俗口味离着越来越远。诗人们走进诗歌的象牙塔,用朦胧诗表达内心那种心灵的孤独,这种隐晦含蓄捕朔迷离的诗歌写作技巧让人们对诗歌的仿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现代诗从那种雅俗共赏的古诗传统里像个走失的孩子,越走越远!
2009年,杨四平编著了《中产阶级诗选》,文艺批评家蓝棣之等人推波助澜。难道现代诗真的已经彻底地脱离了人民群众,从大众视野中消失,难道现代诗真的只成为当代中产阶级自我消遣的奢侈品和茶余饭后的谈资?
手机的普及及移动互联网公众号的推广,让现代诗人的创作热情再一次被点燃。诗歌对当代诗人来说仿佛一个回家寻亲的孩子。有人说,诗歌的春天已经到来,开始慢慢回暖。但现代诗歌由于百年的波荡不平,在人们的视野中完全回暖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诗人的期待只能选择诗在远方。
现代诗,经历了百年历程,正在慢慢复苏。煮了一百年的诗,迟早会把它的醇厚与芳香奉献给社会和人民。诗人们,你准备好了吗?
最近我写了《诗论》、《诗歌泛论》、《诗歌为谁而写》、《关于当代诗歌》、《论诗人的担当》、《让当代诗歌之花盛放在祖国大地》、《用诗涵养中国》、《论当代诗歌与世界接轨诸问题》、《打造当代诗歌的诺亚方舟》、《诗人是诗意生活的缔造者》、《让诗思与生活同飞》、《论诗人的孤独》、《论诗歌的再创造》、《论诗歌是诗人与灵魂的对话》、《论诗人的特质》、《论诗歌的三重境界》、《让诗歌走进人民群众中去》、《从诗歌的渊源的庄重性说开去》、《诗歌纵横》、《论诗歌的出发点与归宿诸问题》、《论诗歌与生活》、《论诗歌是对母语的继承与发展》等诗歌论述文章,反复阐述诗歌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家可以在网上各种诗歌平台去搜索阅读,或许对诗人们,尤其是年轻诗人有所帮助。
今晚,我写了以上文字,供诗人们参考,不当之处,恳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