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和表哥们的抗美援朝》作者陈文华

《姥爷和表哥们的抗美援朝》作者陈文华

2020-10-26    09'05''

主播: 远方🌆🍸

221 3

介绍:
姥爷与表哥们的抗美援朝□ 陈文华 1950年,朝鲜战争的战火已烧至鸭绿江边,唇亡齿寒。国人义愤填膺,有志青年纷纷踊跃报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此时,家国情怀满腔的王家菜园子大掌柜也就是我姥爷,刚好有两个孙子,正值18岁,高中毕业。老爷子将两孙子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是你们精忠报国的时候了,你们俩必须有一个报名参军去朝鲜前线,狠揍美帝野心狼!”然后老爷子让两兄弟抓阄儿决定谁去。当时抓阄的结果是大表哥王殿国抓了“去”。其实王殿国(大舅儿子)王殿峰(二舅儿子)都是长春二中高三学生,并已参加高考正待录取通知。此时也是心潮澎湃。王殿峰是共青团员,又是学生会干部,他天天带着同学们上街宣传,动员市民踊跃支援朝鲜人民,反对美帝侵略的战斗;号召适龄青年报名上前线,抗击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并侵略朝鲜。他们两个也已经在学校报了名。而且正商量着怎么跟爷爷和父母说呢,尤其大表哥又是独子。俩人回答爷爷说“我们俩已经在学校报名了!”。老爷子很高兴,让两个小伙子陪他吃了晚饭(孙子们的荣幸)。体检过后,大表哥不合格,于是二表哥参了军,大表哥则考上了北京外语学院。 两个孙子都要离家了,老爷子早就张罗着要给两个孙子娶媳妇儿:万一前线挂了,无后怎么办?所以必须先结婚后上战场。老爷子是说一不二的家长,儿孙们一向无人敢于顶撞反抗。于是,大表哥二表哥都被迫与素不相识的两个姑娘拜了堂,圆了房。从此造就了一对美满姻缘和一对老死不相见的痛苦婚姻。 话说二表哥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参了军,穿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军装,满以为可以上战场了呢。谁知国家是有长远计划的,把这些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年送去了当时在齐齐哈尔的军事学院学习,二表哥又被送到上海江湾某学校学习空军雷达技术,结业后被分配到沈阳空军402团(当时洪学智同志任团长)。1952年入朝作战,才真正地与武装到牙齿的美联军开始了技术与智慧及意志与斗志的较量。所学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并多次立功。 二表哥所在沈阳空军402团于1954年回国,(表嫂于1956年随军)。1956年至1959年期间,二表哥先后参加了北大和西安交大函授,学习飞机制造及有关专业,技术更加过硬。1959年二表哥转业至三机部(现称中国航空公司)所属西安发动机厂。几年后又调至陕西汉中(大三线,荒凉而交通不便的大漠)空军导弹研究院,研究空对空导弹,直到1995年退休。二表哥与二表嫂将自己与六个孩子都奉献给了中国空军国防事业,至今还有四个子女留在大西北,继承了父辈的军工事业。二表哥于三年前因癌症晚期离世,时年85岁。 再说大表哥,当年考入北京外语学院后,因成绩优秀于1953年根据国家需要提前毕业分配到了***,并于当年到了朝鲜,在停战谈判中担任中立国和谈代表的翻译历时一年直至谈判结束,终于圆了他赴朝参战的梦。 当年,姥爷因为两个孙子都在抗美援朝前线为国尽忠,特别地骄傲和自豪。可千万不能拖两个孙子的后腿啊!为此他踊跃地捐款捐物;并积极参加公司合营;痛痛快快地将家业交给大舅送给了国家。而年逾古稀的他则高高兴兴地颐养天年去了! 大表哥回国后就被送公费出国留学,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中华人民***的外交事业。曾走遍苏联及欧洲27个国家;历任苏联专家翻译;礼宾司长(**期间);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中方负责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二秘;任中国驻联合国经济合作理事会中方副代表数年。此时,***出面,将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任研究员的大表嫂(二任)借到***协助大表哥工作。后来又去了几个国家做大使。如尼日利亚,期间被染瘟疫,回国治疗后退休。因心脏病复发,逝于早锻炼返家途中,年仅71周岁。 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增强了人民的斗志和自信心。这一战,拼来了江河无恙、国土安宁;迎来了宝贵的70年的和平建设时间;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作为亲自参战的志愿军指战员的亲人,我们一定会永续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在***领导下戮力同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附:姥爷的抗战(排律)(注1)倭侵三省铁蹄扬, 傀儡登基乃国殇。(2)辍学孩儿拒番语(3), 坚辞保长抗东洋。仓房货柜无偿用, 药品钢材秘密藏。治愈伤员奔战场, 筹谋器械铸刀枪。(4)未能纵马驰前线, 杀敌功臣有后方。注1、姥爷当年是长春市最大"王家菜园子”的掌柜,在当地颇有威望。注2、当时长春是***国府和日本关东军司会部所在地。注3、番语即日本话注4、当年我父亲公开身份是资方代理,实则是地下党员。他租用了姥爷家的仓库地窖,为抗联兵工厂和野战医院筹集钢材与医药。姥爷不但给予无偿使用,而且还千方百计协助父亲和组织马车队运送器材和药材到前线。最重要的是他还将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了我父亲。 (排律作于2015年9月) 后记 本文资料来自与二个表哥的生前谈话及书信交流。还有近来对尚健在的二表嫂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