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大学】
第七章 第二小节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这里讲到『小人闲居为不善』,这里说的小人就是迷失了自性、堕入了无明烦恼习气当中不能自拔之人。闲居就是在平常日用起居当中,常常做不善的事情。『无所不至』就是无所不为、肆无忌惮。这里讲到闲居,也讲独处,自己一个人在的时候、旁人不知的时候,当然也包括在大庭广众之下起恶念、起自私的念头,别人也不知道,甚至自己能够掩饰得很好,这个时候也都叫做闲居。见到君子『而后厌然』,这个厌就是消沮闭藏的意思,也就是他见到君子不好意思。因为人都有好善好德的本心,见到别人善,自己作恶,受到良心的责备,所以他会不好意思,他会把自己的恶掩藏起来,这叫厌然。『揜其不善』,这个揜就是掩盖、掩饰,把自己不善的行为掩饰起来,『而着其善』,把自己好的行为露给别人看。可是没想到,别人看自己,别人是谁?君子,看自己,把自己的心肝脾肺都看透了,内心里面起心动念人家都知道。所以掩饰有什么用?所以要『诚于中,形于外』,这是再次的提醒我们,『君子必慎其独也』,要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