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刻骨铭心》

《难得糊涂—刻骨铭心》

2021-06-07    06'27''

主播: 难得糊涂🍃🌹

73 2

介绍:
刻骨铭心 ——作者张全生 一九六六年,我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也仅仅是最低层次的温饱。供养一个孩子上学,已经是很大的开支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一年的学费是四元钱(分两次交,每学期两元),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六元钱,尽管不多,但到时候就得拿出来,母亲还是很吃力的。 为了供我上学,母亲有病舍不得看,省吃俭用,节省了一切开支,全力攒够我上学的费用。 有一天,刚刚上完第一节课,接到消息,母亲病重,让我回家。我预感大事不好,从县城到家二十里的路程,没有自行车,我好像被风吹着一般,一溜小跑就回来了。 还是晚了,这时母亲已经不会说话了,听到我的声音,她吃力地睁开已经失神的双眼,一只手颤巍巍的从怀中掏出几张纸币,挣扎着递到我的面前…… 这是带有母亲体温的六元钱,正好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是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交到我手里的。双手接过它,我感到无比的沉重,它寄托着母亲对我的全部希望……尔后,老人家溘然长逝 …… 说句不恭敬的话,这简直就是巴尔扎克笔下欧也妮.葛朗台的最后定格!其内涵又是截然不同,一个是冰冷的索取,一个是滚烫的奉献! 这一定格,给我终生记忆,使我灵魂震颤! 事情过去五十多年,仍然是刻骨铭心的,为了她老人家的遗愿,我必须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母亲去世两年,我完成了中学学业,由于国家停止了高考招生,母亲对我的期望暂时是没法实现了。 适逢"珍宝岛"战事发生,我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巡逻站岗,军事训练,立功受奖,业余时间我一刻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紧张之余,虽然远隔千里,仍然割舍不断对母亲的缕缕思念之情,每次探亲,我都要到母亲坟前厮守一个时辰。 亲人们不放心,总是默默陪伴,其实,我心里明镜似的。按理说这是母子天性,我却认为,这是母亲的人格力量使然。 提笔书写此文,距母亲去世已经五十多年,但是,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稀可见,件件往事历历在目。对母亲的回忆,使我再次领略了母爱的伟大与真挚。 它恰似一杯陈年的老酒,时间越长,愈加醇厚绵软,回味无穷。这么长的一段文字,竟然一气哈成。 对于一向疏于动笔的我,算是一个奇迹,仔细想来,这里面又有必然性,这绝不是什么灵感,只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