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落,生命的禅意之美》

《难得糊涂—落,生命的禅意之美》

2021-11-18    15'43''

主播: 难得糊涂🍃🌹

139 3

介绍:
落,生命的禅意之美 文/刘艳芹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小雪时节。仿佛为了应景,在节气到来的前夕,北方的多个省份竟然真地普降大雪,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落无声,点点入地,似乎要将这个庚子年所有的阴霾吸尽和覆盖,从此,人间万象,道清且吉。 眼下已经是初冬,树上的叶子依然没有完全褪去,在寒凉的风里,一片片扑簌簌地飘零、落下,仿佛一生只为这一刻,不辱使命,华丽转身,完美谢幕。这时候,只要你愿意躬身,随意捡拾一片落叶,透过其清晰的脉络,就能听到隐隐的声响,这声音,是诉说、是告慰,是低吟,也是浅唱。这个场景,让我想到几天前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山口百惠的一组照片。现年六十岁的她,走在街上,臃肿的身材和沧桑的面容,以及手里拎着的几袋子重物,无异于一个寻常的大妈,但她一脸的从容和宁静,无疑写满烟火日子里的清欢,这份庸常的幸福定是来自她的丈夫三浦友和以及她的三个儿子。是的,当年因出演《血疑》而红极一时的她,在自己最美的年龄穿上婚纱,站在倾心的舞台之上,毅然决然地与亿万观众告别,当时,在热爱她的影迷之间掀起的风暴和震撼,是可想而知的。而这一刻之于她,是转身、是落幕,是生命的再塑和重启。 几天前进山,看到栈道两旁滚落的巨石,有的已经局部土化,我不知,这些巨石的形成是在几万年或者几十万年甚至几亿年之前,从哪一个火山口喷发出来,期间,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几代人的历史与辉煌,与何人相遇或擦肩而过,而此时此刻,它们安静地躺在我的脚下,聆听我的心跳和喘息,在一级级陡峭的云梯上,看我爬过先人的足迹,四脚着地,回归原始,回归生命的最初。巨石落在我的身边,我落在生活里,我们彼此对峙、凝视,无声胜有声……此时,它们是远古走来的历史,是田间的布衣、久远的农耕,是一声声犬吠、一垄垄鸡鸣,是宫廷内外的城墙,也是守城侍卫刀剑上的寒光。在同一时空,我们落在彼此的灵魂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世间万物之回落,皆有其禅意和空灵之美,只要你愿意走进,用心领悟。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对这种禅意之美最好的解读和诠释。《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更有关于这首诗的描述:宝玉嫌弃大观园中的荷叶已经残败,随口叨叨说破荷叶可恨,要遣人拔去,黛玉却偏偏和他争论,说平时并不喜欢李商隐的诗,独爱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潇湘妃子林黛玉据说是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生来多愁善感。那么,她缘何也要“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是为附庸风雅吗?显然不是。那么,为何要在残荷中听雨,单独的雨声不也很美吗?是的,雨声带给人的美是阴柔的,可回味的,而雨滴敲打残荷,则是知音与知音的相遇,远方与远方的握手。枯荷,不是生命的残败和凋零,而是另一种生,是向死而生,是先死而后生,而雨,从遥远的天际落下来,专程赶来奔赴一场残荷的告别盛宴,在残荷的翩翩舞姿里,用嘀嗒的声音,演绎出荷一生的美丽。一朵花、一片叶、一莲蓬,甚至一飘萍,点点滴滴,无不写意着荷的高洁与清雅。残荷、落雨的美在于回归,在于面对生命归去时的淡然和恬适,而绝非对四季流转的无奈和叹息。我想,黛玉在残荷中听雨,一定听懂了雨声,也听懂了残荷的心声。 花开花落,潮起潮退,之于自然万物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呢?那天,在去北京上方山的途中,我看到在华严洞里供奉着一尊肉身佛,听当值的尼姑讲,这尊肉身佛生前是五台山上的本如大师,在2005年于华严祖师洞圆寂坐缸,2009年正月起缸时,大师坐禅如初,身体完好无损,皮肤弹性如常,成为我国华北地区近代第一尊全身舍利。本如大师已修成肉身佛,供后人敬仰和朝拜。本如大师的圆寂,是生命的回落与回归,他的生命在凡尘结束,却在另一个佛国诞生、递延和升华。可以说,大师的回归之美无异于寒塘里的枯荷,是轮回的必然,是使命的催生,也是一种无形力v量的召唤。 夕阳落下,回归夜晚的宁静;花儿落下、果实落下、叶子也落下来,一棵树,不再慌张;尘埃落地,所有的故事都有了结局。夏花的绚烂彰显生机勃勃,秋叶的飘零预示禅意地回归。草木春秋,四季轮回,每一轮的循环往复,都是一个旧年的回落,也是另一个新年的诞生。我们允许清晨的露珠晶莹草尖,允许黄昏的夕阳将影子拉长;允许三月草长莺飞,也允许漫冬洗白念想。 不一定,每一个落体都能像山上的巨石一样发出震响,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像本如大师一样修成肉身佛。那么,就做一枝安静的莲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者,就做树上的一片叶子,北风一吹,即宣告一生的使命结束,而飘落的那一刻,是壮观、是庄严、是绚丽、是涅槃,也是重生。 九九归一,也皈依。落,是回落,是抵达,是延伸,也是升华。世间万物,都要历经生死荼蘼,有的短暂如昙花一现,不死的是灵魂。生的意义不在于死,而在于过程的美丽和丰盈。可以说,任何存在既是载体,也是渡体,渡人渡己,渡日月渡星辰。所以,回落是必然的。落之美,在于生之瑰丽璀璨。一朵花,以其鲜艳和芬芳馥郁人间;一片叶,纳凉祛暑,才有了午后安静的时光;一滴雨,洗涤尘埃,喂养脚下干涸的大地……因为生之不凡,才会有归之壮美。落,不是死亡,而是回归,是另一种意义的诞生。 活着,是一个过程,生命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会在归去的那一刻,安然恬适地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才会做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那么,何必迟疑呢?头上的阳光,身边的清风,世界将山水荡漾给我们,不如撑一支长嵩,朝着季节的深处,找寻更隆重的冬,更盛大的雪,更幽深的日子。 2020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