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凌
我有一个山林中的小屋。
小屋隐约在绿树掩映之下。
小屋很小,四乘五,二十平米。
小屋在远离村庄的山上。
几年前,我和另外两个农村亲属 合伙建了一个野山参场,为了看护人参,建了这个小屋――这是他们两人的目的。我呢,对这个小屋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对参场的重视。
我是一个国家公职人员,有稳定的工薪,建参场并非为了赚钱,更非为积攒财富。“钱财是身外之物”,这在我的观念里根深蒂固。有了这个小屋,我便有了一个清静的去处,便有了清静的生活,这才是我需要的。
我已经走过了大半人生。和常人一样,为了生命的延续和七情六欲的满足,我经历了很多痛苦,失望,惊喜,不平,还有懊丧,快乐,等待,愤怒……所有这些不由自主的历程和情感,最终又像从未发生过一样烟消云散。
我也曾在名利场、权力场、钱财圈中打拼过,沉浮过。名利的虚荣,权力的沉重,钱财的危害,我已悉然尽知。到了知天命的年岁,已看淡名利,已漠视权力,已知晓钱财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么重要。
独自一人在林中小屋里,可以静静地读书,可以放纵地写作。可以尽情地倾听风的诉说,雨的心声,鸟的啼叫,虫的吟鸣。可以欣赏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婆娑的树影,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山花 伴着微风翩翩起舞的情景……在林中小屋,正像朱自清说的那样:“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我便感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也只有在这样的寂静中 你才能读得出他在《荷塘月色》里的真实心境。
在林中小屋里,可以和知心朋友 坐在影影绰绰的烛光下,远离人间嘈杂,伴着窗外的树叶在夜风中摇曳的声音,把酒畅谈,回味蹉跎崎岖的人生过往,展望既可知又未知的将来……那是多么恬静喜悦的时刻啊!
哦,我山林中小屋,你给了我无限的快乐!
(这是我一位小学同学写于2006年9月的一篇旧文,遣我读来与朋友们分享。文中那一份简单的快乐、质朴的怡然,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