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柔软  莲为第一

如花柔软 莲为第一

2017-12-09    05'56''

主播: 声音信使

27 2

介绍:
林清玄 李耳的老师常枞,将圆寂之前。 李耳随侍在侧,问老师说:“老师还有什么最后的教诲?” 常枞张开嘴巴,问李耳:“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 李耳端详半天,说:“老师的牙齿都不在了!” “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李耳又端详半天,说:“老师的舌头还完好如初!” 常枞说:“这就是我要教你的最后一课,最坚硬的牙齿最先崩坏,最柔软的舌头最后还完好,柔软是最有力量的,我死了之后,你要以柔软为师,就能发现最高的智慧。” 说完这段话,常枞含笑安详而逝。 谨记老师的遗教,李耳以柔软为师,创造了“以水为师”“上善若水”“心如赤子”“返璞归真”“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成为中国最早,也最伟大的哲人,就是后来的“老子”。 老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可以说,所有的中国人心里都有老庄的影子,温柔的、自然的、无为的,如果是在平和单纯的时代,多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不幸的是,平和单纯的时代早就失去了,这个世界多么刚强,这个时代又如此混乱,每天牙齿咬着牙齿,大部分人的身心早就崩坏了。 只有深具柔软心的人,才有可能幸福。 柔软心是从容,如水的流动,在平原,成暖流;在深谷,成瀑布;在崎岖,成湖泊;在终极,成海洋……不管变成什么,水的本质不变,水总是从容向前。 柔软心是自在,如云的飘流。云无心而出岫,云总是松松的,随风任意四散,有时相聚,有时分离,相聚时也美,分离时也美。云中千形万象,云中龙与云彩凤,随类赋形,无论如何变幻,云总是自在。 柔软心是不执着,不执着于拥有的事物,不执着于固定的生活,不执着于结果,不执着于自我,只是随缘自适,认真的过好每一个当下。 不只是道家对柔软心感同身受,发展出阴阳、八卦、天地、日月等等充满弹性的密码。 佛教的智慧也充满柔软心的象征。 诸佛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上,是因为“如花柔软,莲为第一”,只有心像莲华般柔软的人,才能安稳的坐在莲花之上,而不倾动。 佛所讲的四无量心:悲、智、行、愿,都是从柔软心生起的,唯有广大的柔软心,才会成为慈悲、智慧、力行、有大愿的人。 除了莲花的象征,观音菩萨是拿着细柔的杨柳枝来到人间,文殊菩萨是拿着如云流动的玉如意来教导智慧。 正如迦叶的拈花,释迦的微笑! 我喜欢处处都有柔软的象征,天上的云,夜晚的月光;远方的山,路边的小草;林中的雾,河里的流水……。 对文学家而言,随缘随机,到处都有启示;随心随意,无不有所创发:如果有人问我灵感来自何方,我可以说:并无特别的秘密,只是保有一颗柔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