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网贷平台,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恐怕会是“高额利息”、“催债”、“陷阱”、“高利贷”这些负面的词汇,如何能够识破网贷表面的伪装,不掉入陷阱呢?记住以下几点,也许可以帮你化险为夷。
情景一:与网贷平台约定的利率较高
不是约定了多少利率,就一定要支付多少利息,需要根据利率的多少来确定。根据相关法规,约定的利率一旦超过了年利率24%,对于超过的部分可以不用返还利息,但是,如果你已返还了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即使要求出借人退回,也不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不过,如果利率超过了年利率36%,不仅可以主张超过的部分不返还利息,已经支付利息的,还可以要求出借人退回。
参考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 2015年9月1日施行)
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一条 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
更多的情况是,网贷平台对外宣传的利率很低,看上去并没有违反相关的规定,此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如果从网贷平台给出的还款计划来反推的话,就会发现实际上它们收取的是相当高的利息,因为网贷平台的借款通常是分期偿付,按照正确的计算利息的方法,有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方式,这两种计算方式都会依据已返还本金和利息的变动情况来计算应当归还的本金和利息,而有的网贷平台在计算时是按照固定的本金计息,并没有将已返还的款项计算在内,比如说,每一期还款后,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时仍以还款前的本金计息,可想而知,这样计算出来的利息肯定是要远远高于正确的计息方法计算出来的利息的。发现这样的情况时,可以主张按照正确的计息方法归还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