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中学担任教师的李辉,心底有个“创业梦”。为帮他圆梦,妻子孟玲支持他停薪留职做生意。在丈夫创业屡屡失败时,孟玲靠微薄工资偿还债务;待丈夫创业成功时,远在老家照顾一家老小的孟玲却听到了丈夫出轨且“有私生子”,以及“身家上亿元”的传言。
李辉真成了现代版“陈世美”吗?孟玲赶到丈夫创业所在地,想要了解真相——真相究竟如何?她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孟玲自述,1986年9月,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她经同事介绍认识了中学教师李辉,尽管李辉出身农村,个头也不高,“但社会阅历丰富、家风好”,她决定和对方相处。一个多月后,孟玲就和李辉“闪婚”了。两年后,随着女儿李灿的出生,婆婆也从乡下搬来益阳市区一起居住。原本,孟玲以为幸福生活将从此开始,可随着丈夫一次次创业失败,日子变得紧巴起来。李辉突然萌生了“做生意赚大钱”的念头。孟玲回忆,1993年,李辉和朋友合办了皮革厂,不到一年就净亏7万多元,厂子倒闭。一家四口当年过春节时,口袋里仅剩数十元钱,“过年都不敢走亲戚”。而丈夫创业留下的债务只能靠夫妻俩来偿还,这一还就是3年。
1997年,不甘平庸的李辉选择停薪留职去深圳下海经商,孟玲东拼西凑借来78000元再度支持丈夫创业。但一年过后,这些资金又打了水漂。随后的6年里,李辉还承建过羽毛球训练馆屋顶,做过房屋装修,但生意始终没有赚到钱。
“2000年,是我们家最艰难的一年。”孟玲说,她至今仍记得当时的窘迫。“那年农历十二月,他二哥病重在北京住院,因为婆婆担心,我就把家里的全部积蓄3000元都带着先一步去探望,但他二哥最终还是去世了。”此前,考虑到北京天冷,担心丈夫受寒,孟玲还专门给李辉买了厚棉衣和棉靴。
庆幸的是,艰难的日子终于熬到了头——2005年,李辉事业开始走上正轨。孟玲终于有机会去分享丈夫成功的喜悦。
但是,从2007年开始,李辉却不再准许孟玲前往李辉所在城市看望。“他说婆婆身体太差了,如果我去看他就没人在家照顾了。”起初,孟玲还有些生气,但一想到丈夫的事业好不容易有了好转,经商资金还紧缺,又加上机票贵,吃住都要花钱,为了不添麻烦,她同意了。
可慢慢地,孟玲发现,李辉不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类似“李辉其实很有钱”“李辉在外有女人”的传言也多了起来。
而孟玲也在无意中发现了丈夫手机里的一条暧昧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