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湖》 作者:周文英

《月亮湖》 作者:周文英

2018-08-22    10'51''

主播: 小白的书屋

463 2

介绍:
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 月亮湖 作者:周文英 月亮湖是江山景区的一汪水,宛如情人眼中的一滴泪。 黑色的汽车绝尘而去,它带走了婷姑姑,徒留我一个人,在月亮湖畔惆怅。 总感觉刻着“月亮湖”的石头后面,藏着会唱戏的婷姑姑,而姑姑却幽怨着说,月亮湖底,埋着她的爱情。第一次我欺骗了敬爱的婷姑姑,自作主张地阻碍了她和山明见面,她恨我吗?她还愿意回来吗?因为山明已不是会唱戏,爱抄写诗歌的英俊青年,开着宝马的土豪是现在的形象,他,怎么配和我端庄优雅的姑姑拉话呢? 夏夜,月光如水,星星眨巴着眼睛,母亲借着月光拧纳鞋底的麻绳,拧车子断续吱扭响着,婷姑姑继续讲小说《红桥古墓》,她的声音动听极了。“后来呢?”“后来呢?”我和母亲听得入迷,不时追问,妹妹在凉席上睡着了,母亲拿件衣服盖在身上,弟弟又见萤火虫,起身捉了放在南瓜花里。夜深了,哈欠连连,母亲支我回屋睡觉,担心有鬼,我不肯去。婷姑姑长叹口气,良久,母亲才说,回去睡吧,明不上工了,来游。 婷姑姑和我家邻居,初中毕业,长相漂亮,会唱戏,是村里的人尖儿。农历十一月,地里庄稼收拾完毕,公社的剧团就组织排戏,元旦和春节公社演出是方圆十里的盛事。婷姑姑第一次当主角演李慧娘,害怕演不好,母亲给她打气:咱大队的黑蛋开始才进大队剧团,你现在都进公社剧团了,再说你比她白,黑蛋能唱好你更能唱好。 母亲没文化,却是戏迷,让婷姑姑先唱给她听,两个人一板一眼地讨论琢磨,母亲的热情点燃了姑姑的自信,她有事没事都来串门子。有天姑姑让我去河边的桥墩划三道线,我乐颠颠地完成了任务,回来却见母亲把半块白馍正往婷姑姑手里塞,逼着她吃,我奇怪母亲那几天总饹白馍,自己舍不得吃,却硬给婷姑姑。 我愤愤责问母亲:烙了白馍,我们仨姐弟分,都嫌少,你分成四份,说一份是你的,却要给外人。 母亲像小偷被发现似的不好意思,解释说再过几天,姑姑就去山外,就听不到她唱戏了。 冬天,夜晚从下午就开始了,农人早早上炕,省电,最好进入梦乡,还省粮食。戏楼里的灯亮着,十多个演职人员围着一盆木炭火在排戏,忙到大半夜,附近的伙夫送来半盆洋芋糊汤,每人一碗,喝下去顿觉暖和。之后男的一屋,女的一屋,男的十二三人,女的只有五六人,冷板床,大通铺,都穿着衣服,挤得紧紧的。山明把外套递给婷姑姑,让她们几个盖被子上,说男的人多,不冷。 邻村的山明和婷姑姑初中同学,对婷姑姑好,公社剧团的人都知道。 看戏,坐在第一排最中间的是公社书记,左右是二把手和三把手,田文书坐在第一排,看得投入,目光就不曾离开过婷姑姑。眼见山明与婷姑姑演夫妻,眉目传情,几乎要牵手,心里很不是滋味。 婷姑姑有了!消息像炸雷般响在村子上空。 谁?男的是谁?肯定是山明,好事者猜测。长舌的妇女甚至备好了污水,随时泼向未婚先孕的婷姑姑。 亚婷没有怀孕,是田文书造谣——三婆发布的消息简短,肯定,有力。给等着看热闹的人当头一棒。原来田文书也喜欢婷姑姑,可他已经结婚,有了孩子,妒火中烧,就捏造了婷姑姑怀孕的谣言,想吓退山明,不料山明却勇敢地去见三爷。 三婆给嫁到山外的大女儿捎信让给妹妹寻个向,霞姑姑很快回信说让人去就行,嫁妆由她负责。 婷姑姑去山外的日子还剩几天,她一会儿来我家,恍惚中又走了,心绪颇不宁静。三婆担心姑姑偷着约见山明,惹下乱子,给村人留下笑柄,婷姑姑一出门,她就在巷口盯风。划在桥墩上的三条线,就是婷姑姑约山明三天后见面的暗号。 在坡上拔猪草,听慧姑姑和玲姑姑说桥墩下有个洞,我伶牙俐齿地问在哪,两个姑姑训斥:你小娃知道啥?不敢多嘴,只偷听她们对话。 山明是真喜欢亚婷,念书时我就看出来了,只是不敢说。 天天在桥洞里放纸条,迟早会被人知道的。 山明写的都是外国诗呢,比如雪莱的“如果你过份珍惜自己的羽毛,不让它受一点损伤,那你将失去一双翅膀,永远不能凌空飞翔。” 亚婷没山明知识深,不会写,把纸条拿回来夹在笔记本里,有空就看。我见过那个笔记本,有二三十条纸绺儿呢。 还是念书好,男女生虽然说不成话,但天天能见上面呀。 山明写给婷姑姑的纸条,逐渐变成了书信,终于,被跟踪已久的田文书偷去了,并模仿山明的口吻换成了绝交信。 要不是三婆说出田文书,人们还真当婷姑姑名声瞎了呢! 知道了婷姑姑的故事,我不再嫌母亲给她白馍,愿意把自己的一份都给她。舍不得她到山外去,半夜里里醒来,怨三婆,怨山明,怨该死的田文书。可一想到山外粮食多,不愁吃,姑姑是去享福,就放下心来。三婆和三爷相继去世了,婷姑姑就不曾回来过了。 我也多年不回老家,淡忘了曾经舍不得的婷姑姑,没想到,建设江山景区,山明变身投资商,月亮湖,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也包括在省城郊区因拆迁坐地成了大富婆的婷姑姑。春风十里,不如优雅如你——这是我第一眼见婷姑姑的感受。故乡,桥在,墩在,桥洞不在,断桥边,新建了月亮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