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很奇妙,叫《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是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更是一首谈论“如何活着”的诗。春有兰草,秋有金桂,时间流转之中,万物各有其时,自成佳节。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快与慢,敏与拙,深林或城市,人亦各有其时,各有其乐。“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那由心而发的喜悦,与旁人往往是无甚关系的。
明日就是谷雨了,再有两三天,就是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和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这两个关于自然、阅读与人的节日,都设立在这深春之中,谷雨节气里。
谷,得雨而生。我们心灵之上的五谷与百花,又从何处而生呢?也许,暮春时节、静夜之中,会有答案。王维诗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捧一杯热茶,点一盏小灯,开一扇南窗,于清风明月里,感遇属于我们各自的那一刻。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2021年的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愿栖居于时间之中的我们,总有闻风坐相悦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