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在文学方面,以曹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导读:
观沧海,这首诗是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雄浑有力,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是分不开的。
诗意: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游泳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真是幸运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诗的最后一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