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咖啡]美文赏读:
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韵的极少。 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胚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二十年后,《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AB角。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 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给春来,谁劝都没用。可第五场,她来晚了。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了妆。她们对视了一眼,筱燕秋一把抓住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呀”,但是她现在只会抖动嘴唇不会说话。
上了妆的春来真是比天仙还要美,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就是嫦娥。大幕拉开,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在她四十岁的那个雪夜,真的死了。
观众承认了春来,掌声和喝采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筱燕秋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她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她拿起水衣给自己披上,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均匀地一点一点往手上抹,往脖子上抹,往脸上抹……她让化妆师给她调眉,包头,上齐眉穗,戴头套,镇定自若地,出奇地安静。筱燕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去。
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她来到了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下面,她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簧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戏场门口,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她要给天唱,给地唱,给她心中的观众唱。
筱燕秋的告别演出轰轰烈烈地结束了。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地失去自己挚爱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巨大伤痛,而我们从筱燕秋的微笑中看到了她的释怀,看到了她的执著和期盼。
生活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失望在先,希望在后,有希望就不是悲!
——毕飞宇《青衣》
2020年7月3日 今日夜读 “雲之梦”荐读文字第540号:
在北平,芙蓉鸡片是东兴楼的拿手菜。先说说东兴楼。东兴楼在东华门大街路北,名为楼其实是平房,三进又两个跨院,房子不算大,可是间架特高,简直不成比例,据说其间还有个故事。当初兴建的时候,一切木料都已购妥,原是预备建筑楼房的。经人指点,靠近皇城根儿盖楼房有窥视大内的嫌疑,罪不在小,于是利用已有的木材改造平房,间架特高了。据说东兴楼的厨师来自御膳房,所以烹调颇有一手,这已不可考。其手艺属于烟台一派,格调很高。在北京山东馆子里,东兴楼无疑地当首屈一指。
北京饭馆跑堂的都是训练有素的老手。剥蒜、剥葱、剥虾仁的小利巴,熬到独当一面的跑堂,至少要到三十岁的光景。对待客人,亲切周到而有分寸。在这一方面东兴楼规矩特严。我幼时侍先君饮于东兴楼,因上菜稍慢,我用牙箸在盘碗的沿上轻轻敲了叮当两响,先君急止我曰:“千万不可敲盘碗作响,这是外乡客粗鲁的表现。你可以高声喊人,但是敲盘碗表示你要掀桌子。在这里,若是被柜上听到,就会立刻有人出面赔不是,而且那位当值的跑堂就要卷铺盖。真个地卷铺盖,有人把门帘高高掀起,让你亲见那个跑堂扛着铺盖卷儿从你门前疾驰而过。”跑堂的待客要殷勤,但客也要有相当的风度。
——摘自梁实秋《味是故乡浓》
2020年7月3日 午间赏读 “雲之梦”荐读文字第539号: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在这里生生不息地持续了至少近三千年的历史。公元前九世纪,在这片以农耕为本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国家——西周。西周依托黄河流域而建,地处中原,国土四周分布有氐dī夷yí羌qiāng戎 róng等众多的少数民族。为有效地保卫国土,防御外敌入侵,西周军队开始不断地修筑一种土堆,这种土堆在当时有一个形象的名字——烽火台。
烽火台以夯土构筑,看似土堆实际上却是一套先进实用的烽燧系统。烽和燧外观相似功能不同,日间点燃以烟报警叫燧,夜间点燃以火为号叫烽。出土的汉代书简记载了当时烽燧系统的分布规律。烽相距平均四十到五十里,燧则要密集的多,只有十里左右。点燃的烽火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横越一千多公里,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援兵发出报警信号。
西周的最后一个帝王周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竟把烽火台当作玩物,无故燃起火光,引来四面八方的援兵如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团。美人笑了,周王朝的运数也到了尽头。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在给后世留下烽火戏诸侯的笑柄之后,当时先进的防御系统烽火台也流传了下来,它成为长城最早的雏形。
——摘自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长城》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