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 今日早读 “雲之梦”荐读文字第912号:
岁月,是一首分行书写的诗,有四季分明的段落,有悲欢主旨的咏叹。春华到秋实,花开到叶落,时间里的一切,各有存在的合理性;都带着由来的使命,和表达的深意。于自然万象中,风起,雨落,飘雪,飞花,虽都带着隐隐萧瑟之感,但用一种感恩的情怀去解读,亦可谓一份美好的赐予。
秋天里,每一次落叶纷飞的演绎,一次次盛大别离的出席,庄重而斑驳的画卷,渲染了整个季节的风华。也预示着,最终的结局。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有一句:“风在树梢鸟儿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一种自然生态的画面,温馨又和谐,安静又美好。倘若世间万象都如此不忍惊动,我们又有什么不能够接纳的呢?倘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我们只管顺应便好。
这个漫长的秋天,一场又一场的雨,让日子变得沉凝,将光阴渐次引入深凉。忙碌的日常,也更觉沉重。诗和远方,从来都是得空才有的情怀;生活质量,也只在闲适中体现。人生就是如此,艰辛中怀揣希望,苦涩中酝酿甘甜,溪水终将涌入江河,雨后总会遇见晴天;相信,命运不会刻薄每一个一直努力的人。
——摘自网络文字
2020年11月5日 今日夜读 “雲之梦”荐读文字第911号: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座有了年岁的城墙,用无数个青翠的日月堆砌而成。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柱。城墙里,因为生活,因为情感,而充盈丰满。人生是什么?是在三月的早春,看一群燕子,于古老的庭院衔泥筑巢;是在清凉的夏季,看满池莲荷,寂寞地在水中生长;是在风起的深秋,看一枚落叶,安静地赶赴美丽的死亡;是在落雪的冬夜,看一尾白狐,遁迹在荒寒的山林。
无论时光走得有多远,来时的路,去时的路,还是一如既往,不会因为朝代的迁徙而变更。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许多生命都微小如沙砾,我们可以记住的,真的不多。王谢堂前燕犹在,帝王将相已作古,沧桑世事,谁主浮沉?俯瞰烟火人间,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在属于自己的界限里,安稳地成长。人的生命,与万物相比,真是渺若微尘。
可我们还是应当记住一个名字,一个叫纳兰容若的名字,记住他的《饮水词》。伫立在光阴的路口,随历史的风,倒向流淌,去寻找一段三百年前的青梅旧事,打捞一场深沉如海的清朝遗梦。他生在王公贵胄之家,高贵的血液铸就了此生无上尊荣。本是烈火烹油、繁花著锦,可他偏思冰雪天地、三秋落叶。他拥有富贵奢华,却渴慕布衣清欢;他处红墙绿瓦,却思竹篱茅舍;他食海味山珍,却思粗茶淡饭。
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摘自白落梅《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容若》
20201106古诗词品读:
《点绛唇·新月娟娟》
宋代: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译文: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一点波涛的声音,北斗星斜挂在山头。我辗转难眠,心绪不宁,披衣而起,只见窗纸上映现着疏落的几枝梅影。 如此寒冷的霜天,本是众人相聚推杯换盏的时候,可现在,这双手却闲下来了。你知道吗?宦海中的“乱鸦”叫人痛恨,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
赏析:这首词上阕写初春霜夜,词人内心激动,耿耿不寐,中夜起身,搔首踟蹰;下阕写闲愁难耐,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苦闷。作者借霜天月夜图抒发了厌恶官场、乐于归隐的清峻高洁之志。整个作品借景抒情,写法含蓄,深有寄托,有感而发。
古诗词品读:
《早冬》
唐代: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译文: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过千年,诗经活在草木之上。 每当芦花惊恍,总会想起水边伊人模样,她一生素白衣裳。年年岁岁等雁归,等你涉水而来,看橹声摇晃,水波荡漾。
[玫瑰][咖啡]诵读练习:
《笠翁对韵·二冬》
明末清初 :李渔
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简对繁,叠对重。意懒对心慵。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花灼灼,草茸茸。浪蝶对狂蜂。数竿君子竹,五数大夫松。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2020年11月7日 午间赏读 “雲之梦”荐读第916号:
1649 年 1 月 30 日 ,伦敦的清晨阴冷灰暗,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迎着凛冽的寒风向英国王宫白厅外的广场涌去,因为在那里将决定英国国王的命运。下午一点三十分,面对广场宴会厅的一扇窗户打开了,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从窗口迈出,走向设在广场上的刑场,国会判处这个统治英国已经24年的专制君主死刑。众目睽睽之下刽子手手起斧落砍下了国王的头颅,查理一世的人头落地,标志着十七世纪发生在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达到了高潮,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
十七世纪的欧洲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资本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同时发展。英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优质的羊毛和丰富的煤矿、铁矿资源。毛织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羊毛价格大幅度上扬。为了获利,一些贵族和乡绅驱赶农民,将他们的耕地用篱笆圈围起来,改作牧场。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渗透到乡村,瓦解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帝国的无敌舰队,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莎士比亚生逢其时,他无比自豪地称,英国是另一个伊甸园、半个天堂,是镶嵌在银色海洋中的宝石。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画上了句号。
——摘自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2020年11月7日 今日夜读 “雲之梦”荐读文字第917号:
我以为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读来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它的开始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候,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有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获得利益,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得到更多的经验。
到中年的时候,紧张才稍微减轻,性格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那样地圆熟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容,较玩世,同时也较慈和的态度;以后便到了衰老的时候,内分泌腺减少它们的活动,如果我们对老年有着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而照这种观念去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个时期在我们心目中便是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光闪灭了,一个人永远长眠不再醒了。
我们应该能够体验出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应该能够像欣赏大交响曲那样,欣赏人生的主要题旨,欣赏它的冲突的旋律,以及最后的决定。
——摘自林语堂《人生像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