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最好的感情不是遇见的有多早或者有多晚,而是遇见了就再也没有离开,哪怕只是寂寞与生命的抑郁,也黯然在山长水阔的漫长岁月中以最合适的位置,最舒服的方式一直相伴,一直在无论怎样的感情。相互迁就才最长远,双向的奔赴才有意义,你心疼我的不容易,我也宠着你偶尔的小情绪,不求被全世界宠爱,只求这一生成为一个人的偏爱与例外。
20210404“雲之梦”晚间荐读文字:
出了沈从文故居,沿着青石板路向沱江的下游漫步。踩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每一步的行走,都是我湿漉漉的思念。脚步声回荡在幽静的江畔,清脆,干净,犹如啄木鸟用尖喙扣啄树干的声响。不知不觉,到了听涛山下,萧萧的篁竹旁盛开着一丛丛洁白、素净的七里香。
沿着石阶而上,见一块天然的五色石,上面刻着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巨石的背面镂刻着书法家张充和写给先生的挽联,字是晋人小楷,风骨犹存。“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概括了先生不折不从的品格,赤子一样的情怀。
可见,这位四妹对他的三姐夫沈先生是很了解的。他是一位赤子,他将一生的心血都埋藏在文字里,他的乡愁就像江水一样流淌在苍茫的大地上。沈先生十五岁离开家乡,可是,他所有的文学作品,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的青山、碧水、翠竹和纯朴善良的人们。
先生回家了,春天依旧,沱江依旧。他背依青山,看得见家乡青青的竹林,听得见竹林中小鸟的欢唱,枕着滔滔江水入眠,先生应该安心了。我来看望先生,只携一卷《边城》,采一束洁白芬芳的七里香,敬献在先生的墓前。
有人说,沈先生的一生是寂寞的,寂寞成就了沈从文。因为,那一种寂寞,是茫茫天地之间无边无际的寂寞。灰暗的岁月,他只有一个人独自咽下,咽下所有的寂寞、孤独、屈辱和苦难,只留下文字的脉脉清香,一如江畔漫山遍野的七里香。
——摘自李娟《春天,去看一个人》
20210412“雲之梦”早间荐读文字:
四月的春天,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温柔。花儿一朵一朵地开,开至荼靡。叶子一寸一寸地绿,绿得迷人。缤纷的晚樱,好似黄昏的云霞,浩浩荡荡,绵延不绝。粉色的花瓣,一层裹着一层,像是裹着欲言又止的心事,被风儿轻轻一吹,洒落一地娇羞……心,也变得柔软起来。
生命中,所有的美好都是短暂的。如眼前的这一树樱花,如这个美丽的春天,如那一场曼妙的相遇,如记忆中渐渐远去的爱情。但这份美好,依然值得眷恋,一刹那足以惊艳,足以销魂。窗外,云雀声声,那声音染着嫩芽的青绿,如淙淙流水,灌过耳朵,流进心房。人间最美的春色,不用呼唤,只轻轻地闭上眼,放空自己,它就来了,驻进心里。
往后的时光,不管是豪情万丈,还是兵荒马乱,都有一股力量,支撑着,滋养着。纵然时光无情地跨越山海,穿透我的身体。但我依然可以在时间之外,云淡风轻地从容着。以最素淡的方式,安静地活着。生命的开始,是花开一般的盛大,鲜衣怒马,热烈蓬勃。生命的归宿,是花落一般的静寂,岁月静好,细数流年。
——摘自网络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