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雲之梦”晚间荐读文字:
《邂逅黄姚》(1)
作者:王惟
邂逅黄姚,如同邂逅时间犯下的一个美丽的错误。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同时也成就了它的魅力。
藏于深山之中的黄姚古镇,陆路交通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水,才是黄姚传奇的起点和终点。通达三江的姚水,使古镇在明清两朝成为出海通衢的商业中心,到了民国时代,随着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也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当姚水退去之时,时间吻别了这座古镇,悄然而去。此后的草长莺飞、年华暗换,又有谁人知晓呢?即使战争也没有打破这里的宁静,古镇对于战争的记忆,只是几位历史名人来去飘然的雪泥鸿爪的倩影。
百年之后,与时间一同归来的,是异乡人的惊艳。当那些来自尘嚣的人们终于到达了神话的彼岸,他们的第一感觉早已题写在古镇一幅斑驳的楹联之上——“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明清风格的岭南民居、以九宫八卦阵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参天。昔日商号云集的桂东名镇,今日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仿佛绝代名姝洗尽铅华,那般的风情,是令人难以抵挡的。
古镇的街道,全部是由黑色石板镶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先人的双足琢磨得漆亮如玉。漫步其上,仿佛漫步于岁月一声悠长的叹惜。那淳厚的质感,令我甘心在这古镇的青石街上做一缕幽魂,看岁月如何无情,又如何任是无情也动人。
四处弥漫的宁静是黄姚的外表,幽幽散发的文气是黄姚的内涵。传说,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黄姚就出过11名举人。举人们当年的书生意气、诗酒风流早已浑然内敛,如今的黄姚依然君子如玉,触手也温。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一块块牌匾如同一张张泛黄的古镇的名片,所谓温柔敦厚,所谓骨干峥嵘,昨日种种,尽在不言之中。20221121“雲之梦”早间荐读文字: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1月22或23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40°的时候,即为小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的到来,往往预示着严冬的深入。天气越来越冷了,朵朵飘落的曼妙雪花,也为寂寥的寒冬,增添了一抹诗意的浪漫。
冬,在我的眼里,是一幅简单的写意。寥寥几笔,勾勒出山寒水瘦的水墨画。冬,亦像是一首诗。删繁就简,安静纯粹。素白留韵,耐人寻味。身在北方,冬的气息越来越浓了。小雪已至,你那里下雪了吗?我时常想,北方的冬天若少了雪,便是不完美的。总要有些美好,在雪中飘扬。总要有些过往,在雪中沉淀。总要有些想念,在雪中晶莹透亮。当初冬的第一场雪,从天而降,拂过眉间,落在发梢……那种洁白的清凉,瞬间安抚了所有的浮躁,柔软了所有的寒冷。
慵懒的冬日里,牵一缕凛冽的西风,截一段记忆的松枝,生一炉缘分的火,把浅浅淡淡的岁月,揉进一场素净的飘雪里。围炉煮茶,将霜融成字,把雪落成诗。等一场雪,辞旧迎新。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孤旅。一路走过春的娇艳,夏的热烈,秋的丰盈,冬的内敛。我们一路行走,一路追寻,一路等待。
——摘自网络文字20221124“雲之梦”晚间荐读文字:
在华夏民族的生息区域,这是一片神奇而充满魔力的土地。历史学家说她“悠久”,地理学家说她“温润”,语言学家界定的关键词是“吴语”,气象学家总结的气候特征叫“梅雨”,而美学家们的评价是“诗性”。在经济学家眼里,她是“富庶”与“繁华”的代名词,而在文学家、艺术家看来,她就是诗词歌赋、画山绣水,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风花雪月;在历代统治者眼里,她是朝廷源源不断的财赋,是“苏湖熟,天下足”的大粮仓,而在平民百姓的心中,她则是人世间无可比拟的宜居天堂。
她的名字,叫“江南”。
江南文化是在久远的吴越文化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吸纳、融合、嬗变、扬弃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除了尚德向善、开放包容、务实进取、刚柔相济等特点外,“诗性”是江南文化中极为鲜明、也无可取代的内涵特征。这种诗性的特质超越了长期以来对人性的禁锢,也超越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精神束缚,成为纾解心灵与诗意栖居的内在追求的动力,它不仅使人活得体面而尊严,也使生活更具趣味性、艺术性和人生意义,并赋予人们更多的灵感与遐想。
江南的灵山秀水,江南的多彩文化,那些文化的丰富内涵,那些内涵独有的特色,还有那些在历史上结缘江南、邂逅江南的人物……,无论散文随笔,还是论文著述,零零星星、吉光片羽、琐琐屑屑、雪泥鸿爪,已成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摘自网络文字